
(新浪网草根名博首页推荐)

(新浪网新浪杂谈精华推荐)
“三姓家奴”,典出《三国演义》中的吕布。
吕布(?-198),字奉先,汉族,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将与割据军阀。曾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术效力,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198)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
据史料记载,吕布本身姓吕,父亲早逝,认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丁原待他不薄,倚为股肱。然而,吕布见利忘义,寡情负恩。董卓用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马,一千两黄金,数十颗明珠,一条玉带,便令吕布动了心,杀了丁原,取其首级,投降董卓,拜为义父。天下第一好汉卖身投靠,使奸贼董卓如虎添翼,更加飞扬跋扈起来。为诛灭董卓,司徒王允抓住这对父子同样好色的特点,设下连环计,将歌伎貂蝉同时许给董卓和吕布,使父子两人陷入争夺美女的圈套。“风仪亭”一折,父子的矛盾加深了。董卓无情,竟向吕布掷戟。而这个吕布,为了一名歌伎,也不惜与义父反目,杀了董卓,夺回貂蝉。吕布多次被骂为“三姓家奴”。在讲究忠孝仁义、崇尚祖宗膜拜的封建社会,这是最为人不齿的事。三英战吕布时,张飞挺着丈八蛇矛,飞马大战:“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翼德在此!”即是对吕布的人格最大的羞辱。
百姓最痛恨那类“有钱便是爹、有奶便是娘”的人,斥责为“三姓家奴”。对那些毫无操守、随意受权势支配、没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人,百姓也形容为“三姓家奴”。如今现实中,出尔反尔、两面三刀的人虽然不多,但绝对还是有的。他们可以在你具有利用价值时,与你打得火热,比一家人还亲;一旦你落魄了、失意了、背运了,就会翻脸不认人,干出落井下石、背后一刀的勾当,甚至比平日的“敌人”还狠毒恶毒百倍。
因此,交往中睁大眼睛,认清本质,以诚相待,以心换心,才能拥有真正的朋友挚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往理念、交往原则,无法有统一标准,但善交诤友,乐交好友,不交损友,是大致相同的尺度。
古人云,“远离小人近君子”就是这个道理。“君子”与“小人”之说,最早见于《论语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古往今来,小人虽为少数,但一直绵延不绝,尤其是在一定的政治气候和市场环境下繁衍更快,其能量和危害,犹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绝不可小视。“为人当做真君子,绝莫躬行为小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对君子要接近、深交,能从中受到熏陶和迁移默化的作用,使自己也能成为君子人。对小人要远离,不能轻信、不能深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也。”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身边的小人要谨慎、提防。小人即使伪装,总会有破绽、要露馅的。只要听其言、观其行,细细观察,总可以辨别真伪,识别良莠。
没有人不期望胜友如云、高朋满座,没有人不期待真心朋友多多益善。没有朋友的人是孤独的,没有友情的人是落寞的。但有些人犹如“三姓家奴”一般,德性不好、德行不佳,哪怕是他们伪装得再好再深,也应当谨慎交往,莫让那些“山中狼”似的人陪伴在我们身边,否则后患无穷。
(作者:用心沟通
原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