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原创】“第三方监督”虽好 谁来监督“监督者”?

(2010-11-09 14:28:19)
标签:

第三方

监督

分析

杂谈

分类: 原创

          【用心原创】“第三方监督”虽好 <wbr>谁来监督“监督者”?

              (此文在凤凰网论坛被锵锵杂谈、凤眼看人同时精华文章推荐)

    《河南商报》近日报道,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安陆市为推进警方规范化建设,引进“第三方监督”机制,出资8万元请调查公司,对该局全体民警执法办案等进行监督。调查公司人员通过明察暗访、秘密录音录像、匿名电话查询等方式,对该局上至局长政委,下至普通民警进行监督。近日,湖北安陆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吴波荣对记者说,“第三方”监督从小处规范民警的执法言行,防微杜渐,从5月运作以来,收到了良好的监督效果。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为推进该市警方规范化建设,经报上级公安机关同意,安陆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引进“第三方监督”机制,出资8万元请调查公司,对该局全体民警执法办案、管理服务及工作态度等进行监督。为确保第三方监督的公正性、客观性和中立性,约定第三方监督工作在秘密状态下进行,调查公司人员通过明察暗访、秘密录音录像、匿名电话查询等方式,对该局上至局长政委,下至普通民警进行监督。调查公司每月提供一次监督调查评估报告给警方。 

    看似这样的方法,应当是万无一失了,但却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谁来监督“第三方监督”者?并不是我们不相信任何人,在如今“利益至上”的大环境、大语境下,用钱买来的“监督”是否能够做好百密无一疏,很是值得忧虑。

    无论是请调查公司外部监督还是公安部门相关单位内部监督,无论是上级主管人员监督还是下级普通警员监督,都同样面临监督者素质、水平、能力以及自律的问题。没有人不受环境影响,没有人不被关系“骚扰”,更别说我国历来是一个以人情世故为文化传统的社会状况。

    我们高喊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多年,却连重要会议的内容都做不好;我们呼吁保密工作的紧迫性多载,却连关键案件的侦破都难以坚守原则,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不能不让我们对“第三方监督”的作用、实效,产生可信度的怀疑。

    监督执法权的赋予,是个问题。承接“第三方监督”的调查公司,是谁给他们权力去监督警察工作?仅就目前而言,笔者似乎没有看到类似的法律依据,也没有找到相关的政策规定。再者,请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来监督国家公务人员、警务人员言行举止,是否合适,也属于需要考量的方面。

    监督效果的确认,也是个问题。我们相信,调查公司的职责范围,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但对证据取得的手段、方法、途径,是否也都有严格限制与规范?倘若,出现“不择手段”、“唯利是图”、“恶意作为”的现象,应当怎样防范、应该如何确定有效性、准确性,不能轻视。

    监督费用的列支,是否是一种浪费的问题。眼下,监督途径与方法,不是没有,而是尚未发挥其良好作用。就监督来说,有上级领导督查监督、平级纪检部门监督、下级单位投诉监督,还有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已经形成的纵向横向多方位多角度监督,难道就比不过“第三方监督”有效?花费巨资聘请调查公司来从事实际上已有人做的事情,是否很有必要?

    我们知道,权力的监督,是预防职务腐败、控制权力滥用、杜绝非法作为或有意无意不作为的好方法好举措。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并不是一个“第三者监督”就能够扭转乾坤的。一切效果,都在于人的管理,都在于法律纪律的执行到位。

    作为“第三方监督”的监督者,我们应当如何评判他们的工作,应该怎样监督他们的行为,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重视值得研究。切莫被一时的“成效”冲昏了我们的清醒、迷惑了我们的智慧、干扰了我们的工作。

    依我们看来,还是最广泛发动群众监督、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监督,才是最经济实惠、最彰显效果的方法,其余的方法都只是一种补充与辅助罢了。

    (作者:用心沟通  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