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房市调控政策注意别误伤了群众

(2010-10-01 07:48:25)
标签:

房市

调控

政策

切莫

伤害

群众

利益

杂谈

分类: 原创

             【原创】房市调控政策注意别误伤了群众

                                (凤凰网论坛头条推荐)

    

   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分别出台措施,以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昨天,央行网站公布消息,贷款购买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此前,90平米以下的首套住宅,首付款仍然最低可以享受20%的比例。财政部、国税总局、住建部昨天也联合发布通知,自10月1日起,个人购买首套普通住房契税将下调,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不再减免个人所得税。(人民网9月30日)

    房市调控,近来一直是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出台,有利地抑制了房价的突飞猛涨,打击了房市的投机行为,整治了房地产的无序局面,喊停了房产商的暴利炒作,效果显著。这一切,无不令人鼓舞,让群众拍手称快。毕竟,房地产业乱象的状况,确实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否则房地产带给国家经济的庞大泡沫,一旦破灭,贻害无穷。

    我很欣赏一位记者的话:近几年来持续不断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好的政策,缺的是对好政策有效的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利益错综复杂,现有住房制度本身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执行调控政策顾虑重重。这也成为楼市调控屡屡不能见到实效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各部委将陆续出台新政细则的前夕,不妨仔细想一想如何落实好新政。

    政策的落实,依赖于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与严格执行,依赖于相关部门的鼎力配合与无缝衔接。仅有好的条条框框,是远远不够的。政策执行是否到位,需要有科学性可行性全面性的考量,需要解读理解执行的一致性与同步化。尤其是把握尺度,掌握原则,切莫出现原本初衷是好的,却在实施中凸显不足,在执行中出现弊端,让群众利益受损。

    作为购房者,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人确属投机者、炒房人,但我们在制定政策时也不能忘记还有许多购房者是买自居房,不能因为要限制或打击非法违规行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一刀切。他们作为合法购房者,通过自己劳动辛苦所得,购买自居房,合情合理合法,不能以政策法规的“名义”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再分配”,不能以“税赋”的“理由”实行某种程度上的“被支出”,否则就是对他们合法权益的侵犯,就是对劳动成果合法占有的掠夺。

    再者,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国民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以现有社会家庭组成单元习惯的三口之家来说,住房面积90平方米/户以下的小户型住宅,已无法使住房条件得以彻底改善,若我们在政策中只是一味强调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不能水涨船高,不会逐步提高,似乎就不够科学、不与时俱进了。事实上,有条件的中产阶层越来越多,倘若政策并不能使大多数人获得利益或便利的话,其政策的支持度、拥护度,肯定要大打折扣,也难于顺利推行。

    从另一个角度看,刚刚颁布的增加首付新政策,“对首付款加至三成的改变说明这次政策调控的对象已经从投资群体转向了刚需群体。4月份以来的调控使得绝大多数投资型买家已经离场,现在市场主体就是刚需,其中尤以首次置业为主。”(阳光100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之语) 这对于过去没有能力购房、最近打算购房的群众来说,无疑是增加了购房负担与压力,就事论事说,这些人显然是政策的吃亏者、措施的受害者。

    有网友指出,“得利者没有首先得到打击,刚需者却首先得到抑制。难道制定政策的出了问题?”一针见血地质疑政策的全面性科学性,不能说没有值得我们认真深思的地方。

    过去,我们制定实施了许多很好的政策,效果显著,成就斐然。却也有极少数政策由于考虑不周全,个别方面存在一些漏洞,缺少制约手段,至今难于克服难以化解。比如说,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初衷是同工作同报酬、同级别同待遇,以求体现公平公正,确实填平了政府部门间工资分配不均、福利水平不一的收入差距鸿沟,却也某种程度导致了干多干少一样、优秀平庸一样的局面,无法奖勤罚懒,无法激励先进,重新演绎了某种意义上的“吃大锅饭”。

    今天,我们在制定房市调控政策时,不能不警惕出现类似的问题。好政策好措施,就得要考虑全局,兼顾多数;就要未雨绸缪,精细谋划,努力做到政策实施的科学性全面性人性化,为争取创造经济市场的蓝天白云灿烂日而尽心尽力,为极力打造国家放心社会安心百姓舒心的环境而齐心协力。

    关心群众,爱护百姓,从点滴做起,从住房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