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低价卖房 受惠者不普通

(2010-03-30 00:33:52)
标签:

超低价

卖房

现象

警惕

不正常

随想

杂谈

分类: 原创

  商品房售价从每平方米两万元降至一万元,谁做这样的“傻事”?是杭州房地产商。那么,普通百姓能够捡到这样的便宜吗?绝对不可能。

    新华网03月21日一篇《杭州为何频繁出现“超低价”商品房交易?》报道,杭州房地产商最近竟然以不可思议的低价出售高档住宅,仅3月8日至14日,全市就有约74套商品房大幅低于市场均价成交,其中个别楼盘实际成交均价竟只有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

  在全国一线二线城市房价一路飙升的今天,杭州市多个楼盘出现“超低价”商品房交易现象,极大地刺激了普通百姓的神经,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许多人认为,这些房地产商“发善心”是为了某些人“发大财”,不排除存在腐败利益的输送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我完全赞同。

    据新华社记者了解,虽然对为何“超低价买房”各相关楼盘销售处工作人员说法各异,但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内部房价”。而且,多数销售人员也公开承认,除特殊情况外,低价销售的商品房都是为关系户预留的“内部房”,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那么“内部房价”到底有何秘密?一位早年参与过房地产开发的商人向记者道出了“超低价”商品房的猫腻:

  ――开发商自买自卖。这位商人分析,有两种情况,一是自买自卖,以虚假售房获得银行贷款,这样可以解决融资问题,等到金融环境宽松、房价上涨后,再重新解除合同拿出来销售,这种做法是把贷款融资风险转嫁给银行;另一种情况是开发商自己用的办公楼或者酒店之类,大幅度地降价成交,可以大量逃避税收。

  --某些机关单位和房地产商联手。这些单位往往有低价土地,委托开发商开发之后,开发商又低价卖给这些单位职工。这种现象在前几年很普遍,现在因为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越来越少。

  ――卖给那些对开发商有用的对象。这包括直接帮助过项目开发的,还包括今后会给予帮助的,他们往往是政府官员、银行界人士等。如今党纪政纪越来越严,一些人不敢以自己的名字购房,往往以亲戚朋友名义购房,这样做很隐蔽。“相当于洗钱,越来越难查。”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超低价卖房”现象是一种很不正常的售房行为,极可能藏污纳垢,极容易滋生腐败。事实上,已经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也表明,“超低价”购房是钱权交易的一种外在形式。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与关注。 

    对于“超低价”购房,目前还属于监管盲区,凸显了我们的一些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比如,房管部门表示,他们只管这些房地产项目有没有预售证,对于价格,他们无权过问。物价局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认为,商品房价格是放开的,他们无权干涉;只有房地产商涉嫌价格欺诈,他们才会监管,而这种低价购房的情况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有专家指出,不管“超低价”购房有没有钱权交易,最明显的是涉嫌避税,因此税务部门应该管一管。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杭州市纪委和检察院表示,他们已经高度关注“超低价卖房”现象,如发现违纪违法情况将严肃查处。 

   “超低价买房”,受惠者不普通,就可能有“猫腻”。不管是违反市场秩序,还是利益输送;不管是逃避税收,还是腐败受贿,都应该在阳光下暴晒、在法律中过关。毕竟,警钟已经敲响:杭州检察机关近年来查处的一批国土、城建、规划等涉房部门的受贿官员中,确实存在以低价购房方式收受贿赂的案例。

    类似的情况,不仅只有杭州存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能够举一反三,共同打击房地产“超低价卖房”现象中藏匿的违法乱纪行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看“硕鼠”哪里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