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芳华已逝,情怀还在

(2017-12-18 20:37:12)

            芳华已逝,情怀还在

                         电影《芳华》观后

    三十多年没有进电影院了。

    在我生日的前一天,周末。儿子儿媳安排我们看电影,心情极度愉悦。

没有读过小说原著,作者严歌苓知道一些,导演冯小刚也知道一些。他们都在部队文工团当过兵。我也当过兵,不过是在军校里。走进电影院,吸引我的是那套熟悉而久远的军装。

电影故事在编剧导演熟悉的文工团带有浓郁时代烙印的排练场开始,冗长的部队鸡零狗碎只为了阐述两个字:尊严。而这两个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不值钱的,值钱的只有另外两个字:服从。但这就是部队。而电影之所以如此诠释,是作者和导演内心的呼唤,是无声的呐喊。只可惜,力量略显单薄。

电影的战争场面声效大过真正战场的惨烈。而这场战争以及主人公参加这场战争的偶然性故事交代的比较牵强和杂芜。但浓烈的战友情是本片的亮点。特别是战友离别晚餐的场景震撼度盖过战场的惨烈。这些不只有当过兵的人有感受,连同没有穿过军装的我夫人也唏嘘不已。但战后伤残军人的社会境况是这部影片的最值得关注的地方。或许正因如此,素有毒舌、桀骜不驯、小钢炮之称的冯小刚把如此严肃的问题剪成欲言又止的蒙太奇,太为难他了。我们或许理解了这部片子档期推后的原由和主管部门对这部片子的高度关注。但影片的理想主义和人文情怀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对现在娱乐至死烂片的颠覆。我们需要这种颠覆和引领。

物质太丰富,精神已枯萎。

感谢小钢炮,感谢《芳华》。

芳华已逝,情怀还在。

这是我值得珍藏的生日礼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