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母亲

(2012-04-23 20:54:31)
标签:

文化

陕西

操持

遗传基因

噩耗

分类: 这里是故乡

本命年感言之一

                                            父亲·母亲

    人说,父母都希望子女复制自己,却往往事违人愿。但不管你愿意不愿,儿子却是父亲的影子。无论步履、背影、举手投足都有父亲的神韵,这是遗传基因的结果。而我,不是淡忘了父亲的模样,而是脑海里压根就没有父亲的样子。因为,他去世时,我仅两岁。何况,已时隔四十六年了。在这四十六年里,父亲的称谓对我是个陌生的名词,陌生得不知自己来自何处。

     在孩子的眼里,母亲除了操持之外,就是唠叨了。

     其实,唠叨是母亲操持的内容之一。

     我几乎没有听到过母亲的唠叨。

     父亲去世后,母亲背着我千里行走,从湖北到陕西,将我完整地交给祖父祖母后,与我相居在三十公里的荒原。

     我成家后,在我孩子两岁的时候,一个周五的早晨,我去县城开会路过母亲家,他还要我将儿子送来,她要帮我带。可到周一,就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那一年,我二十九岁。

   而今,走在街道上,一见白发相搀的一对老者,我都会顿足端详半天,猜想他们的年龄,然后联想,如果自己的父母还健在,其神态又会是什么样子?甚至有了错觉,好像他们就是我的父母。

   我羡慕回家还可以同父亲、母亲拉话的同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