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乎,商乎?

(2011-05-09 17:15:44)
标签:

子贡

俄罗斯

宋体

红顶商人

政府机关

杂谈

分类: 杂文

                                         官乎,商乎?

有人总结说:官+=财道。事实证明,官与商绝不是两条平行线,终有交叉点。

咱中国人是喜欢谋商还是谋商?答案肯定是先谋官。孔子有七十二弟子,四处漂泊,发表施政演说,其目的就是用自己的治国之道改良社会。但要实施自己的施政方略,首先得谋个官位,在其位才能施其政。而他众多的弟子当中,只有子贡经了商,而且相当成功。但子贡仍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曾任鲁、卫两国的丞相,是孔子唯一亦商亦官的弟子。

或许有人问,是做官好还是经商好?这个答案因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为官者有手里的权柄,可以封、杀、卡、要,百般刁难商人,也可以用权杖支持商者日进斗金。商人呢,为达到自己的目的,用金钱开道,打通各个关节,一路畅通,自然财源滚滚。所以说,官与商,历来就是拴在一起,这根绳子当然就是利益。

八十年代初期,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惹得国人都眼红。红眼病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于是乎,许多人纷纷跳槽下海。时代造就观念,沿海地区的民间有俚语传出:宁愿子女跟着经商,也不愿考大学当国家干部。红尘滚滚二十年后,当年那批下海之人,有事业有就者,但大都湿了身子空手而回,又去过“一杯清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机关生活,还有少数人折腾得倾家荡产,债台高筑,杳无音信了。

什么事情过头了都会返璞归真。而今的现象是,有多少人行想尽千方百计的办法往政府机关挤,削尖了脑袋却未必能挤进去。国考、省考,考得学子们唉声怨气。于是有人说,几万分之一的录取比例,能考进公务员队伍里的学子,才是真正的有才而有财又有关系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原因很简单,凭实力考上的另当别论,能找关系安排进去的靠的就是财力。所谓的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于是乎,普通干部埋怨道,自己勤奋一辈子,不如大字不识几个的有钱老板关系硬。

这种现象,让我联想到时下许多有实力的老板,慷慨地捐出一笔钱,将自己粉饰了一番,然后和当权者称兄道弟,再弄个人大、政协委员名分,甚至政协副主席的红头顶子,和他们这些民众精英们平起平坐,一显虚荣。红顶商人自古有之,胡雪岩、乔致庸都是先辈,只可惜他们的结局都很悲惨。

民企老板把自己的子女安排到政府机关,无非两个原因:

一是自己没有文化,靠吃苦打拼积攒了这份家业,着实不容易,不想让子女再趟这条浑水,让他们吃国家的俸禄,风吹不到雨淋不着,衣食无忧,轻松一生,享受一生。

二是自己一生深受权利之苦。无论你是多么大的老板,但在权利面前都是一草芥。一个办事员、小股长、小科长都会把你刁难得不知所从。而今子女在衙门,不管权利大小,最起码落个脸熟,办事方便。

如此这般,官永远是官,他代表着权利;商钱再多也是民,民见官矮三分。矮三分的民就要臣服于官。否则,俄罗斯首富霍多尔科斯基就是例子。当然,红顶商人也不例外。

于是,又有官商新公式流出:商+财=官。不信,自己演算求证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病者思病
后一篇:读铜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