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孔之见·第6期】有意思的日本,感恩 简单粗暴的像是贿赂

易孔之见YKZJ0506
我们看到日本人在拼命工作的时候,不得不必须琢磨一下,为什么他们每个人就像亏欠谁一样,拼命拉着人生的板车要往上坡上爬,那样忍辱负重去干活、去应对比自己高上一等的人?
荣誉、衣物、牺牲,构成了在日本社会生存的基本要素,《忠臣藏》是所有日本戏剧中最受欢迎的一出戏。完全反映了日本人的基本特征。
首先,每个日本人一出生就已负债:为了延续这个家庭,第一个债主就是他的祖先,第二个就是他的父母,因为他们带他到这个世界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他也会欠天皇债,因为它犹如至高的父亲,还好现在这个重担已经卸下,这种因出生而来的债务,称为“恩”债。
我行我素的中国人永远不会有这种感觉,“老子天下第一”“天上没有龙王,地上没有玉皇,我就是龙王,我就是玉皇,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我走到这个世界,都是别人欠我的,我不可能去感谢任何人。所以,国人最缺少的就是感恩。
我所在的北京国学院约有五万名师生,曾在学校广场,校团委举办了感恩活动。上万人在接受了对父母、对社会、对国家需要感恩的教育后,让大家分别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以真诚的心声和眼泪去对父母说声:“谢谢!”结果,孩子的父母第一次听到孩子发自北京的感谢声音,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而广场上学生们一句句感恩的话带来全场一片哭声。
由此可见,中国人最需要的是学会感恩、感谢。我认为中国人特别是富人,财富再多,缺的还是礼仪和感恩。
当然,日本人不是都具备感恩之心,因为他们这种“感恩”,可以说是一个人被动取得的,当一个人继续活下去的时候。可以欠老师、帮过忙的亲戚、棒球教练、房东、教授、媒人、中介商和公司的总经理,简单的说,可以欠世上任何人。只要是在他关键时刻帮上忙的人。在很大的范围内,日本人的生活被这些相互的债务与义务所控制。
恩惠不只必须偿还,而且必须还得很亲切,这叫做“义理”,一种荣誉感;一种责任感;一种感恩的还债。家庭的恩惠会让另一个人负债,而太粗劣的回报是不够的,甚至可能被认为是种侮辱。
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胜人一筹的技巧是有潜力的,事实上,许多日本人将它变成一种精致的艺术,在无止境的竞争中,相互用计击败对方,以获得最大数量的有利债权,因此,政客必须精通此道。
日本国民热衷于赠送礼物,当然也是这个游戏的一部分,而那些生意上的外国人,则被淹没在贵重的手表、珠宝和其他豪华的小装饰物里,他们最好还是记得施比受容易,因为它已把义务稳固的放在接受者身上了。
往往不容易区分这是风俗还是贿赂,尤其是“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例如,做母亲的人支付一笔丰厚的费用给老师,希望老师能帮忙将孩子送进有名望的学校,这是个非常普通的习惯,但这只是许多公开的贿赂形式之一。还有更多的事情,好比从付钱给女房东租公寓,到将现金赠与政客以安排各种的生意都是。
社会也受到等级制度的责任与制度的支配。这不是严格取决于恩惠的事情,它比较接近于一个人欠双亲的债。
日本人团体结构像个家庭,资深的成员扮演双亲的角色,而资浅的人则是孩子。不管怎样,可预期的事,这些“孩子”以像孩子般地服从而获得报偿,是来自上级如双亲般的宽容。这样会使得上级的生活,像在鞠躬道歉和收拾残局一样的费尽,也许还有更严重的,因为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责任,甚至是完全超过他所能撑控的,也都置于双亲宽阔的肩膀上。总之,孩子是不用负责的。
文字、图片由易孔之见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易 孔 之 见
Y
弘 扬 孔 子 思 想 , 推 广 儒 家 哲 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易孔之见」微信
关注易孔之见:ykzj0506微信公众号,阅读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