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穷则思变,民兴国强

(2014-02-07 07:51:55)
标签:

怎么办

铁矿

看客

百姓生活

道德

教育

分类: 哲学
穷则思变,民兴国强

  庶之,富之,再教之,以治国安民之首要;

  先丰衣于财,足食于物,安居于屋,乐业于劳;

  再丰衣于知,足食于能,安民于学,乐业于术;

  后丰衣于仁,足食于理,安居于德,乐业于道。

——新说《论语》

 

     孔子到卫国,冉有替他驾车子。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冉有说:“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说:“已经富裕起来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中国封建社会里,把统治者称为“父母官”,这一比喻,大概是从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里产生出来的。好的统治者,视民如子,就应有点做父母的样子。因此,父母对孩子应尽的三大责任:生、养、教,统治者也必须做到。这一点才能治国安民。

     生,不成问题,牝牡交合,作乐而后生人,这是自然天赐,在父母并未特别用恩。但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做到这一点,却须特别努力。这就是要珍视老百姓的生命,要预防天灾人祸掠害生命。中国历史上,水、旱、瘟疫、战争内乱外患,都会造成人口锐减。

     养,在父母是要子女体魄健壮;在统治者则是要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富裕,有家产,有余财。孔子重教化,但更重生命,所以明确地以富民为先,因为这是教化的基础。他特别推崇管仲。管仲有一句永垂青史的名言:“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政治教化应该建立在使老百姓生活安定富裕的基础上。因为老百姓生活安定富裕,他就会安乡重家;安乡重家,才不愿轻易犯罪,才能行为恭敬而谨慎,以求常享富裕的生活。这样,老百姓就容易管理了。否则,为贫困所窘,要吃没得吃,要穿没得穿,朝不保夕,生不如死,老百姓就会铤而走险。

     教,就是培养孩子的人格与智慧。现在父母要真正尽到教育之责,起码要让孩子受高等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加起来一共近二十年。统治者的“教”,就是现在的一句口号:树立精神文明。这在孔子,有一整套内容: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宽仁惠敏等等。在这些具体内容背后,有一个千古不移的目标,就是把人同动物区分开来,把人发展为人,使之有人的风度、人的知识、人的道德、人的美好。

     孔子的既富矣,然后教之,是以富为基础,以教为目标,是合理而又可行的很好的政治思想。对这一点,历史上曾出现过失误。宋儒不知基础的重要,徒陈高义,标榜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类荒谬主意,生命都保不住,节又从何谈起呢?现代也会有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和生产是末、政治是本的种种运动,这些忘记人的生存根本和发展的正常路数,又怎样不使人误入歧途呢?

     穷则思变,国兴民强的日本是一个好例。在众多既无资源又无资本的国家中,日本崭露头角,甚至凌驾于资源和资本丰富的国家之上。用过去的常识来衡量,称为“世纪的奇迹”也毫不过分。这对于那些认为“反正既无资源又无资本,自己受穷是命里注定”而心灰意冷的穷国的人们是很大的触动;而对国家条件相同,认为“日本人能干的我们也能干”的人们又是极大的鞭策。

     那么,既无资源又无资本的国家为什么会变成世界经济大国呢?如果只看客观条件,则正因为其既无资源又无资本。例如,今天的日本已是世界钢铁王国,拥有钢铁年产一亿四千万吨的能力。但是日本甚至连一吨炼铁用的铁矿石原料都没有,只出产部分炼铁不可缺少的粘结煤,如今连这也依靠从加拿大、美国和中国进口。这样一个原料匮乏的国家何以成为钢铁王国呢?因为本国不产原料,因此不必为保护本国产业费神。

     我们不妨作一个假想,如果日本国内拥有铁矿资源,日本人就要为保护本国产业高筑关税壁垒,将外国的廉价铁矿石拒之门外。这样必然要用成本高的原料,继而在铁矿产地就近建造钢铁厂。如果这个用途广、规模大的钢铁厂一旦上马,铁矿资源很快就会枯竭,结果必然像联邦德国一样,远到刚果或安哥拉去采购铁矿石。即使建造铁矿石专用船运输,由于钢铁厂建在内陆,因此要运到工厂不仅需要重新装卸,而且也要提高成本。

     在这一点上,因日本本土无铁矿产地反而不必受其束缚,可用巨轮从世界上任何出产铁矿石的地方运来最优质、最廉价的铁矿石。买价也是由五个高炉厂家协商,将价格压在对方成本核算最低限上,这样只要不遇上欧佩克那样的劲敌,是很少会吃亏的。

     由于在建高炉时就知道原料来自海外,而且产品运出时也需要装船,所以选址就在既适宜大型货船靠岸、又经济的临海地区。

     “穷则思变”,日本正是发挥了这个优势取得了成功,成为经济强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