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活力=智力X(毅力+体力+速度)X2
(2012-10-12 08:32:41)
标签:
杂谈日本宋体石川岛公司企业经营 |
分类: 教育 |
土光两度临危受命,两度使企业起死回生,充满生机和活力。有人将它归功于他那富有活力的经营手段上。然而,土光的经营手段为什么就能充满活力呢?了解土光的人,便说土光就是活力的化身。提到活力的化身,土光自己也不否认,长于数学的他,曾颇为得意地用下面地公式来表述自身的这种“活力”。
也就是说,土光认为,一个领导者的活力,应以他的知识、技能为基数,再乘上他的意志,性格,干劲的源泉<毅力)和体力以及工作上的适时猛捷(速度)的总和的二倍。
的确,土光的毅力、体力及速度(办事的效率)都是超乎寻常的。土光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专,可以说,都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具有扎实的文化功底,由于他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对业务不但熟,而且博大精深,如他在石川岛公司期间,就曾设计出一台不光在容量上属最大级别,而且是第一台不依靠外国设计与专利的纯国产发电用透平。在他走上工作岗位后,无论事业怎样繁忙,都要去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这样也使他在指挥系统中能够有的放矢,也正是因为他的业务水平比别人高出很多,所以他的下级们才没有欺瞒他的可能。
在观察、思考方面,土光自有他的远见卓识。1950年,巴西开始与石川岛公司打交道,这之后它们曾向石川岛订购过三艘油船和两艘4800吨级的货轮兼军队运输船。由于操作上的错误,一艘运输船撞到了岸壁上,虽然混凝土的岸壁被撞坏了,但运输船本身却毫无破损,从此,石川岛造船技术得到了巴西方面的极大信任,他们为发展自己的造船业提出要与石川岛公司进行合作。土光在分析时公司里很多大股东们表示反对,但土光通过实地考察与对日本造船业形势的分析,觉得“向海外发展”是造船业的一大出路,于是便很快作出了决断。搞企业经营,这洞察力与果断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预计出社会的发展方向,才可以作出与之合拍的企业经营内容和方式。关于石川岛与播磨公司合并的问题,之所以合并成功,除两公司互相需要的前提外,便是土光预计到了将来符合社会。
需要的企业规模的发展形势,他说:“合并的目的在于适应贸易自由化的形势,推动企业合理化。目前处于萧条的造船部门一定会东山再起。合并不仅仅是一加一等于二,我们要使它成为核聚变,做到一加一等于四。”这之后,在土光这次合并成功的诱发下,又有很多公司进行了合并,可见土光企业的发展上那种极强的预见性周和决断性。在土光出任东芝总经理不久,便分析出了使东芝企业失去生机的原因是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从性格方面看,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土光的一大特征,当然,这也是所有成功的企业经营家的特征。因为土光两次出任总经理都是临危受命,因此,他要比别人有更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这种意志和毅力,表现在他的整个经营过程中。说起来,顺境对土光不是没有过,他从东京高专毕业来到石川岛公司不到两年,由于工作出色,便被派到瑞士留学,回国后不久就被他的上司(后为常务董事)所看中,并把他的女儿许他为妻。如此得到上司垂涎,如果是一般人,准会松懈下来,认为这下即使放松些也稳可出人头地了。然而,土光可不是这样的人,他不但没有因此而自我陶醉,反而更加聚精会神地努力工作,那第一台国产发电用透平便是此时设计完成的。设计过程中,一连好几个月,他都是迎着朝霞上班,顶着月光回家,有时还干脆住在现场。他说:“如果现在不拚命努力’,那么,日本的透平技术就永远被埋没。”
新任石川岛总经理不久,为去企业上班,他经常往返穿梭于横滨鹤见总厂与松本工厂之间,每次坐的都是夜班车。清晨一抵月的地他就立即投入工作。当时,日本战败后不久,由于车少人多,每节车厢挤得都跟鱼罐头里的鱼似的,甚至行李架上都是人,坐一夜车便要站立一夜,试想这需要多大的耐力和毅力呀!
在东芝公司任总经理期间,他推行的是“挑战式”经营,他将权力下放给各专职事业部长后,每天早晨都要召集这些部长们开会,倾听每个人的报告,向每个人提出很多细节性问题,没有超常的意志和毅力是根本办不到的。
搞企业经营,经营者不但要应付公司内外的一切事务,而且,重要的则是“思考,思考再思考”。“职工应三倍的努力,负责人则应十倍地努力”,必须有一个好体魄也就是不言而喻的问题了。
一旦目标确定下来,就要快速行动,这便是土光的行动准则,1936年初,石川岛公司决定与芝浦制作所(即后来的东芝)共同建立个专门制造透平的子公司,决定让他去当那儿的技术部长。当时土光认为“芝浦是与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的,新公司也就当然会购买美国的技术与专利来制造透平。这样一来,我们至今干辛万苦地从事的国产透平开发工作又是为了什么呢?”就是说,土光对此持有反对意见。但是,当土光接到了派他去新公司的调令后,就像忘了曾与上司争论过似的’,又以他特有的能量开始起跑了。
在东芝期间,由于土光做事总是比较迅速准确,从而赢得了很多有利时机。在邮政省的“邮件处理机械”的竞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就是一个转败为胜的战例。在这个领域,日本电器公司与日立制作所原已远远走在前面,邮政省也基本上内定这两家公司了。就在此时;土光前去拜访了他们,说:“请让我们公司也参加进来吧。”由于两家公司已经走在了东芝公司的前面,结果也就同意它参加进来了。然而,后来居上的东芝,却独家取得了订货。
在谈到东芝能转败为胜的原因时,土光说:东芝的胜利是依靠锲而不舍的体力、魄力和专心致志的诚意,再加上速度和智力,仅仅是依靠这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