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全国钢铁工厂都处于闭门停业的状态,也就是“休止”与“闭锁”,没有一家炼铁工厂开工。首先提出复业与设备近代化的是川崎制铁,这架制铁公司刚从川崎重工业分离独立出来。第一任社长西山彌太郎,马上主张“不走设备近代化,无法降低钢铁生产的成本,也就无法救活日本的钢铁业,更无法在国际上和别人竞争”。他的主张像一颗强烈的炸弹,震撼了日本钢铁业,引起了同业与政府、银行之间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西山社长不但主张设备近代化,并且做出了一份“建设一贯作业制铁所计划书”,提交日本政府,要求投资一百六十三亿日元,建设从铣铁到轧钢的年产五十万吨的近代化设备。当时的东京通产局长山地八郎这样说:“西山社长的主张简直不可思议,有那么多的高炉都在休工状态,他却主张改用平炉的一贯作业。说真的,政府没有权,也没有钱,谁敢赞同西山的主张?”
可是,虽经大家的反对,川崎制铁的西山社长仍不打退堂鼓。他反驳说:“如果用现在的老设备,休想和欧美的钢铁业竞争,这是自杀行为。”经他力竭声嘶地诉求后,官方开始动摇,便召开会议检讨他的建议书。
政府被说动,却又遇到最大的强敌,日本银行总裁一万田尚登,大加反对。这位总裁素有“一万田法皇”之称,是君临银行界的天皇,他不点头,万事皆休。他的说法,也有他的道理,他说:“高炉闲置放在一边不用,搞新的设备投资,这不是[双重投资]吗?我不赞成,看他玩什么把戏?”
西山社长是出了名的强人,日银不理他,他就跑去日本开发银行找小林总裁设法。当时的开银理事中山素平辈小林总裁叫去,小林总裁对他说:“即使日银反对出资,咱们开银也非帮西山的忙不可,由开银出资。但有一个条件,川崎制铁的往来银行,第一银行要赞成,否则开银不出资。你去找第一银行的堺头取(董事长)问问他的态度,回来向我汇报。”中山理事便去沟通第一银行的堺头取。
一九五二年十月,开银拿出十亿日元给川崎制铁所作为融资,翌年由第一银行编成协调融资团,自任干事,便把资金计划完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