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将中国文化传到日本的第一人?
(2010-11-06 06:07:05)
标签:
徐福泥土占卜金印日本食物一夫多妻制教育 |
分类: 教育 |
徐福也许是第一个踏上日本这片土地的中国人,他的3000童男童女随行人员给仍处在石器时代的日本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争论徐福是否是第一个天皇并没有多大意义,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他肯定是第一个到达日本的中国人,也许可以认为是他开辟了中日两国交往的先河。
徐福到达日本时,大多数日本人蓄着长发,用绳结扎在头顶,并用一条白布系在额头上。直到今天,日本人还很喜欢在节日里将白布条系在额前,衣服简直就是一块包裹住全身的布,而且他们都赤足。
日本人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黥面纹身。他们大多为渔民,据说之所以黥面纹身是因为要下海捕鱼,而纹身就成了诱惑鱼的一种方法。
女人穿的衣服只是一块布在颈部挖个洞,就像墨西哥人的披风。他们十分宽容,也不嫉妒。这里是一夫多妻制,一般一个男人可娶四五个妻子。他们喜欢喝酒,像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波利尼西亚人那样用手抓取食物。那时他们没有肉吃,通常吃鱼、蔬菜和大米。徐福教会他们捕鲸,他们便学会了吃鲸肉。
徐福发现日本人都很长寿,能活到80到90岁,有的甚至活到100岁。
徐福是第一个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明传播到日本的人。他发现他们在种稻和捕鲸之外还特别擅长巫术、预言、占星和用泥土占卜。
自从徐福到达日本,日中关系经历了许多风浪。中国和日本的第一次官方接触是汉朝,那时汉光武帝将一颗金印赏赐给来洛阳朝贡的日本特使,作为对他的嘉奖。这颗金印失踪了将近2000年,直到1784年才在九州被一个农民发现。这颗金印可以在福冈的博物馆中看到。
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许多东西都源自中国。如坐在地板上在矮桌上吃饭和用漆器托盘盛装日本食物的习俗,上过漆的木屐或日本女孩穿的“和服”以及广泛使用的名片,都是从中国学来的。
1984年6月,在中国的安徽省,考古学家发现一个古墓,这是三国时代吴国著名大将朱然的墓穴。他们发现了140多种不同的用品,其中就有当人们踞坐在地板上时供倚靠的矮桌,他们还发现了着漆的木屐、竹简的名片、漆器的便当盒....这些东西在中国已失传,而在日本却盛行着。
日本认认真真地学习中国文明始于中国唐朝。日本选派遣唐使、遣唐僧和其地使团到当时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中国。日本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对知识无法满足的饥渴。以及选择、采纳和改造别国思想和技术为己所用的才能。佛教、法律、家庭伦理、城市规划、中国文字、孔子学说、艺术。还有新兴的手工业,都从中国传到日本。
日本从中国文比中借鉴了不少东西,就像英国。法国和德国向古希腊和罗马借鉴一样。不同的是,古希腊、罗马已经衰落,而以传统文比为基础的中国在今天依旧屹立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