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本作家和艺术家都愿自觉地走向死亡:自杀?

标签:
太宰治罗马法无赖派艺术家川端康成日本杂谈 |
分类: 中日关系 |
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巨星就是这样坠落的: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晚上,日本发生了一起举世关注的事件——川端康成走向了自己所属的世界:天国!
位于风光明媚的日本神奈川县镰仓材木座海岸边,有一幢别墅风格的十层楼公寓。这一天,从公寓的四一七号房间渗出一股浓烈的煤气味。受雇于该房间主人的一位年轻女佣和公寓管理员打开房门,进去一看,只见一位身着茶色夹克衫和灰色西裤的老人躺在盥洗室地上。
他的身上盖着一条薄棉被,嘴里衔着煤气管,两眼微睁,脸颊呈一氧化碳中毒时特有的玫瑰色,头的旁边放有一瓶刚启封的威士忌。闻讯赶来的警方经勘查鉴定,认为死者“无任何外伤和扭打痕迹,系煤气中毒自杀。”
这位老人就是写下《伊豆的舞娘》、《雪国》、《千羽鹤》等不朽名著的日本第一位若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为何自杀?迄今仍是个谜。但他死于自杀,却没有争议。
川端康成不是第一位,也不是最后一位“自觉地走向死亡”的日本著名作家。仅战后,这样的作家就有好几位。其中包括自杀五次,最终如愿的“无赖派”作家太宰治。
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九日,在《朝日新闻》正连载太宰治的小说《再见》时,人们在玉川发现了他的美容师山崎富荣殉情的尸体。这天正好是他的四十岁生日。
还包括日本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若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战前以《鲜花盛开的森林》引起文坛注目,战后以《假面的告白》等一跃而为著名作家的三岛由纪夫。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三岛由纪夫为连载于《新潮》杂志的《天人五衰》写完最终一回后,在路上自卫队队部切腹自杀。这个本名叫平冈公威的人试图以死来告诫士兵——“比生命更宝贵的价值存在何方?”
“自觉地走向死亡”者不仅有作家,还有许多各行各业的名人。下面列举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六日,人们发现“因决定日本战争政策方向”而被盟国占领军总司令部视为“甲级战犯”的前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在寓所服毒自杀。这一天正是他必须前往巢鸭拘留所“自首”的日子。
一九五零年九月一日,享誉世界,名载《世界大百科辞典》的罗马法研究权威原田庆吉在自宅上吊自杀。警方判定他的死因是“由于神经衰弱发作而自杀”,但人们认为他的死有许多不解之谜。原田庆吉未留遗书,仅在他十平方米左右,居住着其一家人的屋子一角的箱子上,留下他的不朽名著《罗马法》和《罗马法的原理》。
一九八六年四月八日,屡获大奖,年仅十八岁的著名女歌星冈田有希子(本名佐藤佳代)在切断静脉和开煤气自杀被发现获救后,又乘看守人不备,跳楼自杀。在遗书中,她写道,她很崇拜某中年男演员,但最近对方对她态度冷淡,使她深感悲哀,所以采取了这一任性的行为,并请求原谅。冈田有希子死后,日本全国接连发生了三十余起少男少女自杀事件,其中不乏怀抱她的歌带跳楼的“殉死”者,从而使日语中多了一个专用名词——“有希子症候群”。
除此之外,战后日本还发生了好多起震动全国的自杀案。其中既有自殉于护法精神的廉洁的青年法官山口良忠,也有因涉嫌招生舞弊而绝命的早稻田大学教师堀口定良;既有“为了革命的利益”而悬梁的联合赤军中央委员长森恒夫,也有愿当“神的新娘”的“真理之友教会”七人集体自焚;既有因部下渎职而引咎自缢的警官大学校长杉原正,也有因伤病终止运动生涯而陨命的“田径女王”短跑选手依田郁子……
现今的日本,由于经济不景气,生活无出路,选择自杀蔚然成风,一年已经超过三万人大关。当然,这与作家、艺术家带头走向自觉地死亡之路,很有关系。日本大和民族是一个跳水,十个跟着往水里蹦的国民。
需要强调的是,自杀行为并非日本人所独有,但自杀在日本发生之频繁,原因之复杂多样,却是罕见的。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三个日语名词“柔道、切腹、神风”中竟有两个与自杀有关,这一事实本身确耐人寻味,值得探讨。
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他的《论自杀》一书中指出:“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长生办法。”由是观之,切腹,无疑是日本人“独特的长生办法”。自《巨龙新闻》
小儒丸子点评: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只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