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潘峰的博文--写在礼贤母校110周岁之际

标签:
红代会周岁少年时代老同学孔健青岛杂谈 |
分类: 文化 |
分类:经历与感悟 |
毕业时挥挥手说一声“再见”,
岂料分别的时间竟如此久远。
几十年的时光瞧瞧从指间划过,
连儿女们都早已跨过了少年。
变化的是校舍的改建、校长的更换,
不变的是同窗孩提的笑脸、心中的眷恋。
忘却的是费了多少周折、读了几遍《论语》,
铭记的是与“潘晓”一同成长、彼此鼓励
实现夙愿!
作为孔子的第第75代直系子孙,老同学孔健(祥林)如今已是中国文化名人,电影《孔子》就是以他所写的电影小说为脚本改编而成。
中国国学院院长、世界孔子协会会长,仅这两个头衔就足以让我们6中乃至青岛的校友、朋友为他骄傲和自豪。
记得当年在学校读书,他担任“红代会”主任(我在他手下干活),透过他那深邃的眼神和言谈我就断定这家伙将来一定有大作为。
大约是在1984年前后,我在《参考消息》看到一则新闻:中国青岛的孔健先生在日本讲学,颇受追捧(我把这则消息剪下来,可惜不知存于何处了)。才知道孔健不幸被我言中了,他成才了!
后来通过其他一些渠道,知道在国学界日渐成名,并在日本定居工作。
再后来,从媒体得知孔健同于丹共同出版《论语力》一书,2010年5月出版《于丹的天空》,成为中日畅销书。
孔健勤于思考和写作,他的博客几乎每天更新,点击率更是大得惊人,另外,孔健的微波粉丝有四千之多,其影响力至少相当于一份省级大报。
18号中午跟孔健在东方大酒店一起用餐,感觉未尽兴。昨天中午又到凤凤大酒店继续把杯问盏,畅叙同学之情,每每回忆到学生时代的一些细节,不禁感慨万端。
岁月无情,同学有情啊!
因为下午2点孔健要去飞机场接日本政府的要员来青岛洽谈公务,不得不把更多的离别话语留待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