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强好胜是日本人最明显的特点,正是这种进取和竞争精神让日本从战败国走进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日本人每天就跟机器一样,拼命运转进取、你死我活竞争来争得自己NO.1的名次。
当然这种竞争和进取的具体表现,如果在一定的环境下得到不适当的发挥和膨胀,则会导致一些不值得肯定的行为的发生,其结果是背离了进取性的原意,属于变味和扭曲了的进取性。日本人在这方面也不乏其例。贪多求大,为出人头地、争当第一而不择手段等行为也屡屡发生在日本人身上。
日本人扭曲的“进取性”除表现在对外发动一系列的侵略和扩张外,也表现在生产建设运动或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80年代初,日本掀起了“一村一品运动”
和“日本第一运动”,四处都在创造吉尼斯纪录。
当时,熊本县的一个村庄建设了日本最长的石阶梯,在山坡上共建有
3333级阶梯。其他地方也建设了日本最大的水车、日本最大的锅子(直径为6米,可煮3万份饭)、最大的太鼓、世界最大的计时沙漏、世界最大的稻草人(高为28.8米)、在海边设置供人坐的460米长的凳子等。
如果说上述事例还比较轻松好玩的话,下面的事例则令人深感沉重。一位留学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日本留学生,仅仅因为没有获得优胜奖,就遥对富士山的方向,要创游泳跨海纪录,纵身跳入太平洋的波涛之中,葬身鱼腹之中。
在国际体育比赛中,日本人过分看重名次、把比赛成绩与国家荣誉划等号的心态也非常严重。看当年日本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片言只语,便看到一个民族扭曲的心理状态:
“能够发扬日本民族的传统,我感到很高兴。”——获得马拉松长跑亚军后瘫倒在地的君原。
“如果我在这里输掉了,那将会给日本带来耻辱。”——获拳击第八名的森冈选手。
“真不像话,应该切腹自杀才是。日本的脸面都给你们丢尽了!”——愤怒的日侨对惨遭淘汰的日本游泳队员吼叫。
“怎样才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我没有信心了。”——因心理压力太大,圆谷在出场前便
自杀了。
……
对此,日本的一位研究日本民族的加收对我说:当某人向可能的极限挑战时,同一个团体、国家的人给予热情鼓励,那是很美的,而这个受到鼓舞的人,为回报伙伴心意而爆发出超越自身能力的力量,那也是很美的。可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既不是别人的替身,也不是责任的承担者,在他胜利时共享欢乐的人们,当他失败时,也应寄予同情才是。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却对别人又骂、又赞、又哭、又笑。而且,对本国人的犯规也要拍手,对他国人的成功也要怒骂。这也是岛国根性的日本人扭曲的心态。
依照日本人的性格,只要是别人有的,别的公司有的,别的国家有的,他们都想有。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连自己历史上没有的,他们也想有。不少日本人至今对马可·波罗到过日本,所罗门王宝藏埋在日本的剑山,耶稣106岁死在日本的青森县,摩西传教终止于日本的宝达山顶等说法仍坚信不移。
如果说上述想入非非有些可笑的话,那么想想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失踪,为何至今有说法在日本?故宫一些国宝当年的被盗,中国的一些被掠走的一级文物至今仍作为日本的国宝赫然摆在日本的博物馆内供人参观,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日本人扭曲的“进取性”还表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上。日本有一位学者专门从生物学的角度对日本人的聪明、优越作了论述,他认为从大脑的构造来看,日本人确实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实际上,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此外,日本人在自身发展起来后,越来越飘飘然,自以为高人一等,对亚洲邻国都不屑一顾,进而出现了“脱亚入欧”、“脱亚入美”的论调,结果当今天中国和东亚各国强盛起来,他们又匆匆忙忙提出要建立东亚共同体。
在个人研究领域,日本人为“进取”而走上造假门也不乏其例。
2000年,日本考古界爆出了藤村考古学家伪造旧石器丑闻,反映了一些日本人为了名利或为了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不惜采取造假和欺骗的手段。
藤村新一是日本东北旧石器文化研究所副理事长,曾被誉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旧石器”、“有一双神手”。他1950年生于宫城县新田町,在仙台市的高中毕业后,最初在宫城县内的电子机器公司工作。22岁时,他在考古展中看到了与岩宿遗址(位于群马县)同时代的旧石器,并对此产生兴趣,这是他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契机。
此后,他一边工作,一边业余从事考古发掘,总共参与了全日本180处以上的遗址的发掘。虽然他不擅长根据资料来进行研究,但是在发掘现场工作的“能力”却是出类拔萃的,不断刷新“国内最古老的石器”的记录。因此,受到了考古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考古界中甚至流传着
“只要藤村来,就不会空手而归”的神话。
1981年,藤村在座散乱木遗址(位于宫城县岩出山町)发现了当时日本国内最古老的4万多年前的石器。这为“日本是否存在早期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争论打上了句号。上高森遗址是1993年11月在藤村的领导下开始发掘的,到藤村事发为止,已进行了6次调查。
2000年10
月27日,藤村宣布,他发现了据认为是60万年以前的建筑物遗址并在6个地方发现了石器。这被认为是日本最古老的石器。此前,琦玉县秩父市小鹿坂遗址的生活遗迹一直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早期旧石器时代遗迹,但这次发现又上溯了约10万年。而小鹿坂遗址也是在藤村领导下发掘的。事实上,2000年从上高森遗址出土的65件石器中,有61件是藤村自己埋进去的。
后来,据藤村自己交代,
10月22日上午6时过后,当他确认上高森遗址周围没有人的时候,便悄悄在地面上挖了几个洞,将自己家中收藏的在宫城县其他地方出土的石器放入洞中,然后盖上土。为了掩盖真相,他还特意用脚将土踏实。
接着,他又进行了几次伪造。伪造工作结束以后,藤村对调查队中的东北福利大学一位教授说:“在这里挖挖看。”然后他就开始挖掘,在记者面前上演了一幕自编自演的“闹剧”。至于在同年9月上旬到10月上旬从被认为是早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北海道新十津川町总进不动坂遗址中发现的29件石器,藤村也承认“全部是自己埋进去的”。该遗址是由札幌国际大学、东北福利大学和东北旧石器文化研究所组成的联合小组进行发掘的。当时,小组宣布发现了29件约20万年前的早期旧石器时代的刮刀状石器。
藤村在两个遗址造假时使用的石器,都是自己过去收集的一部分藏品,包括长约20至30厘米的打制石片和长约10厘米的刮刀状石器。据藤村讲,这些根本不是早期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而是中期和后期的石器。由于早期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还没有确立根据打制方式来确定年代的方法,只能根据出土的地层来判断年代。这就为藤村造假提供了一个可乘之机。
但是令藤村大吃一惊的是,自己最后一次造假过程居然被《每日新闻》的录像机全部录下来了。这才出现了藤村召开记者招待会不得不承认自己造假事实的一幕。2000年11月5日,藤村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了自己的伪造事实。他说:“我伪造了石器发掘场,太对不起大家了。虽然我想以死赎罪,但是我想应该把这个事实告诉大家……”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造假时,藤村只是反复地说:“这是鬼使神差。我在进取心上的压力面前屈服了。”
对此,共立女子大学教授竹冈俊树指出,这是日本各界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
舆论调查表明,当今日本青少年对考古学的兴趣并不大。但当他们在回答“对考古学有什么期待”时,却异口同声地说:“希望有惊天动地的发现。”也就是说,人们都想从报纸上看到新的东西出现。
众所周知,日本报纸几乎每天都在炒作新的“发现”。可以说,部分媒体的大肆吹捧是使藤村陷入泥潭的因素之一。在他头上的桂冠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感到“发现”就是成功。
由此可见,渴望成功,获得惊人的成绩,进而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欢呼,满足个人的成名欲望,是导致藤村走上歧途的根源所在。这实际上是一种扭曲的“进取性”,即为了达到领先于他人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其中包括造假和欺骗。
请关注我主办的日本《中国巨龙新闻》博客。一日三省的我每日发微博,有:博摘天下、博通天下、围脖论语、新论心语等丰富多彩的专栏,
让你了解最新鲜的世界,推进你我的交流与传播
“随时随地,时刻沟通”
孔健祥林微博——http://t.sina.com.cn/suwangkongzi/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