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须要经过特训,才能真正成长为集体的一分子,才能为坚忍不拔的勇士。日本人认为,无论参加中学考试的少年,还是参加剑术比赛的成人,或者只是想过一种贵族生活的人,除了要学习应付考试或比赛所必须的特殊技能外,还要进行另外一种特殊训练。
这就是一种超人的部队是训练,……部队平时演习可以连续六十个小时不睡觉的训练,中间只给十分钟休息时间,军官却说。“不用教,他们知道如何去睡觉,我们需要的是如何保持清醒。”在日本,培养“能力”的自我修炼的理论根据,在于它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他们说,在修炼初期会感到难以忍受,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最后变成享受训练。
我认为,这种修炼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了。为了工作而舍弃享受,悲伤时在人面前要将痛苦埋在心中,任何时候都要面带微笑,在日本都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日本人很重视通过洁斋与坐禅来加强每个人自身内在的修养。与集团的联系固然重要,但是,为了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坚强地度过人生,所以也很注意各自不懈地进行精神训练。”悲伤、忧愁都不表现在脸上当然也是一种训练,而且还是一种艰苦的训练。
“能”是日本的传统戏剧,原本是以幽默为主、模仿人及各种动物表演的滑稽剧,也有演鬼神的悲剧。后来出现了一个叫观阿弥(1333~1384)的人,他汲取众家之长,把能变成了固定的剧种,使配乐更加优雅,情节更加悲伤,动作更加缓慢而富有象征性。其后,观阿弥之子世阿弥(1363~1443)又创作了能剧之理论,以“幽玄”为主旨,以悲情为基调,具有浓厚的禅宗色彩。既受到当时幕府的推崇,也深得民众的喜爱,一直延续至今天。
能剧的主要演员要带上假面具表演,叫能面。能面的表情竟与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总是面带微笑的日本人表情有相似之处!能面分神、鬼、男、女、狂五大类,各类之间有明显的不同,但同一类尤其是作为人类之男、女的面具,是一种贯通于喜怒哀乐的中间表情。因为面具是不会随着演员的感情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喜怒哀乐要靠手势来表现,而面具本身的表情总是笑呵呵的。如果演员用手帕或扇子挡住眼部,以哭腔唱词便是哭,以怒声唱词便是怒。
如果说能是日本传统的剧目,那么相扑就是日本的传统竞技,因此也被称为“国技”。相扑的表情与其他运动员的表情明显不同,那就是,胜利时不可以手舞足蹈,欣喜若狂;失败时也不可以捶胸顿足、唉声叹气、满脸沮丧。相扑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被视为一种神圣的活动。相扑比赛的裁判叫“行司”,与“年中行事”(即年中节日)的“行事”发音相同,而且至今仍穿着古代服装,手拿团扇来判定胜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