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经营“人生商谈酒吧”的日本和尚

标签:
宗教日本佛教小乘佛教隐语柳生孔健祥林巨龙新闻杂谈 |
分类: 文化 |
首先,不用戒荤,不用终身不娶
第二,僧侣如同教师深受尊敬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兼职僧人”,理由很简单。日本的寺院多是世袭制,就是说主持圆寂(佛徒对死的说法)后,继承他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前面说的那位工程师和尚,他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已经是工程师了,父亲死后,寺庙的主持自然传给他,他只好两边兼顾了。这种现象,日本社会也很认同。
和尚酒吧的经营者就是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的和尚,营业时间从晚上7点到凌晨1点,店内调酒师和工作人员则是不分宗派的僧侣,有人曾做过公务员、工程师等。
真言宗智山派的僧侣、41岁的羽鸟裕明,平常在寺庙里当住持,也从事心理辅导的工作,还会密教占星术,也经常受邀四处演讲。他每周大约选个一、两天到和尚酒吧工作,许多客人喜欢找他聊佛教和心理学。
这里卖的酒和普通的酒吧没两样,不同的是价目表上的标价不是用日圆的“圆”,而是用“缘”字标示,鸡尾酒等调酒类的名字也取得很特殊,像什么极乐净土、爱欲地狱、灼热地狱等。
该店网站介绍,“当你人生彷徨迷惑时,请随时到此吐露心声,我们都是可放宽心轻松谈天的对象”。许多客人都喜欢坐在吧台上,对着和尚吐露自己的心事和烦恼,僧侣们还会应客人要求,到各别的桌上与客人聊天。
和尚酒吧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天都有简短的法事和法话会,对佛教有兴趣的人可在此听佛教的教义。和尚酒吧也会不定期地举办演唱会或说经会,虽然诵的经文都与佛教有关,但经由现代化的手法呈现,让人比较容易接受。
这种自我欲望的克制示口对感官享乐的宽容,看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但这也是“菊”与“刀”的一种象征。而在这方面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日本的佛教了。日本佛教是从中国传入的,刚刚传入时被称为“蕃神”,即“邻国之神”的意思。奈良时代(710~784)是日本佛教的第一个繁荣期,也是日本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的时代。鉴真和尚(688~763)东渡也是在这个时候。
大约从中世纪后期,日本佛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寺院不仅养兵,还食肉,养女人。本尼迪克特也指出,在佛教中最通俗的宗派(净土宗)中,娶妻生子,建立家庭与僧人的神圣毫不矛盾,日本人并没有接受灵与肉相克的理论。
当然,也有人指出,日本最初接受的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的目的在于度己,宗旨就是自我修行、自我成佛。但无论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无论是“度人”还是“度己”,可都没有说僧人可以娶妻生子,饮酒食肉。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休,就是这样一位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