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兼职经营“人生商谈酒吧”的日本和尚

(2010-05-29 08:14:54)
标签:

宗教

日本佛教

小乘佛教

隐语

柳生

孔健祥林

巨龙新闻

杂谈

分类: 文化

兼职经营“人生商谈酒吧”的日本和尚

    日本人一般俗称僧侣为“坊主”,当然,坊主自有其特殊含义,即剃去头发的人。那么,日本的和尚到底怎么赚钱,又怎么享受生活的呢?

  首先,不用戒荤,不用终身不娶

    僧侣们不用戒荤,不用终身不娶,可以光明正大地组建自己的家庭。最初,日本和尚也是不允许结婚的,直到明治维新后,才被允许结婚。但是呢,非常不公平的是,尼姑们仍然不能结婚。不过比较幽默的是,在日本的寺庙前通常会看到一块“荤酒不许入内”的石碑。然而里面却是要酒有酒,要肉有肉,足可以把鲁智深馋死。

  第二,僧侣如同教师深受尊敬

    都是备受尊重的人。他们通常被认为是智慧和贤者的化身,以清心、寡欲、平淡的生活方式被普通人顶礼膜拜(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经常会被邀请做演讲、布道,大谈人生哲理、世界观,偶尔还谈谈社会时事,那地位很高。

    大多数日本和尚过的日子堪称“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两亩地”,指的是日本的和尚大多靠“地”吃饭。日本的庙宇多经营墓地。日本地价高昂,一块2—3平方米的墓地价格就在七位数,靠出售墓地和每年收取墓主的公德钱,就可以让大多数和尚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与此相关的费用还包括做法事,为死者获得佛教徒称号等。“一头牛”,就是指和尚们做法事的座驾了,城市里的和尚多有很好的汽车,而郊区乡下的和尚则偏爱小摩托。 僧侣是“脚踩两只船”。如有朋友谈到他认识的日本和尚,除了当寺院主持外,还是出色的工程师,拥有七八项专利,开着贸易公司,是精明的商人。有的日本和尚还有另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职业--电影导演。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兼职僧人”,理由很简单。日本的寺院多是世袭制,就是说主持圆寂(佛徒对死的说法)后,继承他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前面说的那位工程师和尚,他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已经是工程师了,父亲死后,寺庙的主持自然传给他,他只好两边兼顾了。这种现象,日本社会也很认同。 

 
    和尚酒吧”,顾名思义,是指僧侣经营的酒吧,位于东京新宿区四谷的“和尚酒吧”自2000年9月开张以来,知名度越来越高,上门的客人不仅有上班族、粉领族,还有许多外国客人,甚至有日本外地客慕名而来。 

  和尚酒吧的经营者就是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的和尚,营业时间从晚上7点到凌晨1点,店内调酒师和工作人员则是不分宗派的僧侣,有人曾做过公务员、工程师等。 

  真言宗智山派的僧侣、41岁的羽鸟裕明,平常在寺庙里当住持,也从事心理辅导的工作,还会密教占星术,也经常受邀四处演讲。他每周大约选个一、两天到和尚酒吧工作,许多客人喜欢找他聊佛教和心理学。 

  

  这里卖的酒和普通的酒吧没两样,不同的是价目表上的标价不是用日圆的“圆”,而是用“缘”字标示,鸡尾酒等调酒类的名字也取得很特殊,像什么极乐净土、爱欲地狱、灼热地狱等。 

  该店网站介绍,“当你人生彷徨迷惑时,请随时到此吐露心声,我们都是可放宽心轻松谈天的对象”。许多客人都喜欢坐在吧台上,对着和尚吐露自己的心事和烦恼,僧侣们还会应客人要求,到各别的桌上与客人聊天。 

  和尚酒吧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天都有简短的法事和法话会,对佛教有兴趣的人可在此听佛教的教义。和尚酒吧也会不定期地举办演唱会或说经会,虽然诵的经文都与佛教有关,但经由现代化的手法呈现,让人比较容易接受。

   像日本人那种强调义务要回报、自我要克制的道德模式认为:个人的欲望犹如罪恶应该从人的内心深处根除。这是古典佛教的教义。但令人感到惊异的是,日本的道德对人的感官享乐给予宽容。虽然日本也是佛教国家之一,但在这一点上,却与释迦及佛教经典相对立。……他们认为,肉体享乐是好事,是应该追求并且应该得到尊重的,但享乐必须有一定限度,不能因享乐而影响人生的重大事务。

 

这种自我欲望的克制示口对感官享乐的宽容,看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但这也是“菊”与“刀”的一种象征。而在这方面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日本的佛教了。日本佛教是从中国传入的,刚刚传入时被称为“蕃神”,即“邻国之神”的意思。奈良时代(710784)是日本佛教的第一个繁荣期,也是日本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的时代。鉴真和尚(688763)东渡也是在这个时候。

 

大约从中世纪后期,日本佛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寺院不仅养兵,还食肉,养女人。本尼迪克特也指出,在佛教中最通俗的宗派(净土宗)中,娶妻生子,建立家庭与僧人的神圣毫不矛盾,日本人并没有接受灵与肉相克的理论

当然,也有人指出,日本最初接受的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的目的在于度己,宗旨就是自我修行、自我成佛。但无论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无论是“度人”还是“度己”,可都没有说僧人可以娶妻生子,饮酒食肉。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休,就是这样一位和尚。

    今天的日本僧侣,当然也打坐念佛,勤修佛业,研究佛学。但是却不禁欲。他们公开娶妻生子,饮酒食肉,而且还隆重地举办婚礼。在佛界,“般若汤”就是酒的隐语,而不直接说喝酒。除酒外,其他许多食物也都有相应的隐语。以隐语来指僧侣不该食用的东西,明显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但是,僧人们并不会因为这种感官的享受而放松精神的修炼。相反,他们对修炼要求也是很严格的。

    著名禅学大师铃木大拙(18701966)曾在《禅与心理分析》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典型事例,以说明禅僧修炼要达到的境界。一个叫柳生但马守的禅师在花园里欣赏盛开的樱花,并彻底陶醉在美景之中。突然他感到背后有一股杀气而来,转身回头并未见任何敌人,只有每天随他而行的侍童为他持剑站在那里。柳生立刻回到禅房琢磨这杀气从何而来。百思不得其解,他陷入极度烦恼之中,认为自己的修行还不足。这时一位老者问起缘由,柳生如实相告。侍童在一旁听后坦白说,“刚才见主人十分陶醉,我心里想,主人剑术再高,这时若有人从后面袭击也一定会得手的吧。我只是心里想了一想,请主人赐罪。”柳生当然并未怪罪于诗童。这个故事说明,禅师修炼到这个程度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禅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