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出演日本电视台的黄金档节目《太田总理的提案》,本周由日本著名演员扮演太田总理,发表了“不付一分钱,将美军赶出冲绳”提案,由“国会议员”来通过。结果,日本的自民党石破政调会长和民主党的小川副大臣等都投了发对票,我和社民党议员、冲绳的议员代表,还有原美国海军陆战队出身的马克斯投了赞成票。激烈的辩论,热闹的争吵,让这个节目为议论“日本能不能脱美入亚”而达到高潮,获得15%的高收视率。
反对派认为:美军基地是日美同盟的重要保障,美军可以保护日本面临的威胁,也可以保障冲绳人民的生活来源。赞成派认为:正因为有了美军基地,冲绳和日本才变得更不安全,冷战结束了,美国所谓的敌人,不应该也是日本的敌人,中国也对日本构不成任何威胁。
电视播放了备受注目的嘉手纳机场……
冲绳基地位于冲绳岛的西南端,叫嘉手纳。二战后期,美军发动硫磺岛战役前,当地的一家建筑公司在名叫嘉手纳的一个小村边建起了一个简易的小型机场,该机场是美军发动硫磺岛战役的首要目标之一。登陆战役打响几个小时,机场便被美军占据。二战结束之后,美军在嘉手纳机场继续修建新的跑道,并在日本政府的配合下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和功能。现在嘉手纳完整基地共有两条4000米长的跑道,200多架战斗机,面积接近20平方公里,居住着美军及其家属共2万人。嘉手纳美军基地,除了军用设施外,各种生活教育设施一应俱全。如果没有外面的铁丝网,仿佛就是美国的一座小镇。
由于美军基地的存在,冲绳的大部分高空被美军占领,在冲绳飞行的所有民用飞机都要保持一段低空飞行,不能进入高处的美军领空。在冲绳天空中只有美军飞机才是自由飞翔的,日本的飞机只好低人一等,冲绳一直在接受不平等的非国民待遇。
日美宣言害了日本人民
冷战结束后,日本的大国意识和扩张性进一步膨胀,日本政府通过强化日美同盟进行政治扩张的意图更加凸现。有了日美同盟做后盾,日本外交的强权政治色彩更加浓厚,发展军事力量谋求海外军事影响的扩张欲望更加强烈。以承担“国际责任”、多作“国际贡献”为借口,日本在东亚竭力谋求凌驾于他国之上的地区主导地位,企图和美国分享亚太乃至世界事务的“管理权”。
从1996年4月发表的《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和1997年9月修订后出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中可以看出,日美防卫合作的范围扩大了,隐含着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内部事务的干涉企图;突出了日美联合作战,日本所起的军事作用大为增强。目前日美军事合作的许多项目都与日本宪法条款相抵触,折射出日本要以防卫合作为契机,摆脱和平宪法的制约,军事上“扬威海外”的图谋。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攀附强者固然为日本带来诸多好处,但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为了保持同盟关系,本来已人满为患的日本列岛,还要向美国提供大量军事基地并承担巨额费用。更令日本政府头痛的是,这些美国大兵不仅驻在日本、吃在日本,还不时干一些诸如强奸少女、火烧酒吧等犯罪勾当,使冲绳岛民不胜其烦,多次游行示威要赶走美国佬。外务省除了这些日常烦恼之外,与美国为伍还使日本外交得了个“软骨病”的坏名声。
自从日美同盟建立之后,日本在外交上的软弱地位更甚于英日同盟时期,甚至在内政方面都要看美国的脸色。日本因此得到一个绰号——“美国的附属国”。因此,国际社会和日本的一些评论家经常责备日本政府“像小恐龙一样”,有经济大国的实力,却没有外交大国的勇气和智慧,碰到韩国就傲慢无礼,一见到美国就双腿发软。
他们经常拿中国和日本相比,认为日本外交不像中国那样有骨气。比如,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每次在安理会授权对某个成员国动武时从来都坚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拒绝投赞成票。而日本虽然常常以拥有和平宪法自诩,一贯主张推行和平外交,口口声声表示不赞成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
但一到紧要关头,就看美国的脸色行事,在联合国赞成动武。在亚洲经济合作方面,一些亚洲国家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日本虽然心里也想这样干,但美国一反对,自己也马上跟着说“NO”。
我在电视上发言说:“日本失去了作为亚洲国家的前提,无论如何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没骨气感到羞耻,日本的外交如此作为,要得到亚洲国家的支持是不能的。”今天,鸠山率领民主党对美说:“不”,大得亚洲人的人心,但遗憾的是今天民主党的代表也同自民党坐在一起反对让美军撤出冲绳,我看他们两党代表就像美国议会议员一样,为主子在说话。看来,民主党的“紧密联合”只是多多少少为自己挣回一点面子罢了。至于外交“缺钙”的老毛病恐怕很难一朝一日治好,谁让日本人那么喜欢“与强者为伍”呢?
事实上,鸠山首相一上台,打出“脱美入亚”的旗号,让美国主子大为恼火,特别是在冲绳问题上,关于普天间美军基地的迁移问题陷入僵局。致使奥巴马的国防部长盖茨公开对日本政府进行威胁。特别是遇到迁移普天间机场的难题。
普天间机场位于冲绳县宜野湾市,是美国驻日海军基地,拥有长达2800米的跑道,目前配备着以直升机部队为中心的70多架飞机。由于当地住宅密集,容易发生事故和噪音扰民,日、美政府经多年谈判于1996年达成协议:5至7年内美军全面返还冲绳普天间机场给日本,同时选定冲绳名护市边野古沿岸作为迁移目的地。然而,该协议至今尚未实现。
针对自民党政权关于普天间基地“县内迁移”的方案,民主党历来主张“迁至县外”,最终目标是“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将其迁至日本境外”。该问题当初也写入了民主党的众议院竞选公约。执掌政权后的鸠山政府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是日、美关系所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考验。
美国总统奥巴马已计划于 11月12日访问日本,盖茨明确要求日本政府在此前就普天间问题给出明确结论。
但日本政府内部对于该问题是“尽快解决”还是“延后推迟”,意见不很统一。
防卫大臣北泽向盖茨表示,“日方无意拖延时间”。外相冈田也认为,“应尽早消除普天间基地的危险状况,尽快施行迁移计划”。但首相鸠山则向盖茨表示该问题需要时间“进行冷静商讨”,暂且放到明年1月冲绳名护市市长选举之后再说。这自然令盖茨感到恼火。
盖茨在会谈中反复向日方强调,日、美至今已达成协议的现行计划是“唯一可行的”;美方拒绝日本政府的其他代替方案,也反对在该问题上迟疑不决。否则,将导致8000美国海军官兵迁移关岛乃至驻日美军整体整编计划的停滞。
一个烫手的美国大山芋,鸠山首相是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看来“脱美入亚”对民主党来讲不是那么容易,那么“东亚共同体”的提法也不过是给嘴过年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