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日本走向强国的引路人,也是日本走出金融危机的救世主”。这是日本活学活用《论语》的儒商北尾吉孝(左图)最近在SBI大学简介上的题词。
谈到《论语》在日本,就不能不提被称为日本近代工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右图),他在其所谓的《“论语”与算盘》中,称义利合一是儒商的经营原则,一个企业家必须做到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眼下,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日本软银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北尾吉孝又将这一理念引入道德日益沦丧的现代商场,俨然成了日本新儒商的代表。而凭借着他的号召力,日本商界也掀起了一股将《论语》和为商之道相结合,冲出金融危机的热潮。
北尾吉孝称《论语》等中国儒家经典是“东洋人教养的根干”,认为在进入所谓的全球化之前,通过这些中国古籍来提高自身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他在《从中国古典获得不可思议的力量》一书中说,对任何事情的判断标准只有“信、义、仁”三个字,并对像“活力门”(Live
door)掌门人堀江贵文,这样“不仁不义”的IT新贵嗤之以鼻,此书出版后不久,堀江贵文即东窗事发,令日本人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同也《论语》超越时代的警示意义所折服。
日本学者安陪隆明在《IT革命与论语》一文中指出,战后的日本人几乎不读论语,所以也就离“仁”和“礼”越来越远。在当今所谓“IT革命”的时代,人们的内心中同样充满了赤裸裸的欲望,最为缺失的恰恰是“自醒”二字,2500年前的《论语》能够教会浮躁的现代人如何“修身”,让自己的心灵和行为变得更美。
我的《当下为何要学论语》和《孔子一日一语》两本新书一直排在八重洲中日哲学类图书的前茅。日本人认为,在生存日益恶化的日本现代社会,如果再孔子请回来,多读几遍《论语》,会眼明心亮。因为论语会告诉你如何对待人生,还教你如何走路,教你如何平衡经济和道德,来成就自己美好的一生,来创造德利双收的企业。
随着《论语》热的升温,不少对《论语》进行全新解说的论著也纷纷出现在了日本各大书店的书架上。有一本叫做《论语语论》的书,作者一海知义是神户大学名誉教授,专攻中国文学。他从语言的角度来解读《论语》,认为按字面理解,“论语”应该解释为“论语言”,何以成了孔子的“言行录”?他还对《论语》中出现的19个“女”字——加以解说,读来令人兴趣盎然。接下来,一海知义准备将《论语》翻译成日本关西方言,他说用自己家乡的语言来读《论语》中的对话,更能体味其中的深意。
中国奥运带来的日本孔子热,不仅影响了文化,还影响了不景气的日本社会。人们纷纷趁着金融危机经济萧条之时来修身洗脑,练就以“清贫”渡过百年不遇的日本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