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孔子真正开始周游世界列国

(2009-06-26 10:18:46)
标签:

余秋雨

素王孔子

论语

胡玫

赵启正

于丹

孔健祥林

分类: 文化

为庆祝孔子诞辰2560年,我推出的一本新书《素王孔子》,因为是影视小说,最初为胡玫《孔子》电影提供的文学原创作品,格式鲜明,通俗易懂,按中央编译出版社和社长的话来讲:“于丹的《论语心得》是小学入门教本,孔健的《素王孔子》则是中学入门教本。”

说实话我起《素王孔子》书名时,一半有违心的成分,说孔子是中国历代帝王之师,文化大成宣王和无冕之王,而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他丝毫没预感过。

汉代起称孔子为“素王”,是因为他的哲学和思想不灭,永远占领着文化最高的宝座,后人给孔子戴上“至圣先师”的桂冠,那是因为他生前是中国民办学校的开拓者,今天又叫他“伟大”的教育家,其实他在杏坛讲学时,没看出一点儿“伟大”的气派,到难免寒酸和凄凉。

为普及汉语,让汉字走向世界,国务院汉办现已在世界各国推出三百六十多所“孔子学院”,外国人学了汉字,懂了中国文化,也就开始学习孔子了。当年国务院新闻办赵启正主任和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利用“孔子”名称,这一创意让孔子真正开始周游世界列国了。

余秋雨说过,想当年孔子在荒原上、大路边、树荫下与追随他的弟子论道时,怎敢梦想这死后的风光?

孔子渴望“天下有道”,作为素王他希望天下建立一个理序,天下有一个常规,而天下有道,是要通过“人能弘道”来实现的。天下是天地人构成的,所以要人的生命立的住,通过人的德行去开出道来,天下才是有道的。

道是天下人的理想,包括社会、伦理等价值的开发,“素王孔子”要文化人来承起天下。过去三代传统是由天子、诸侯、卿大夫来辟出天下之路。

到了孔子时代,他发觉世道变了,“素王孔子”挺身而出,甩掉天子、诸侯、卿大夫闯天下的本责,而以帝王之师的身份出现让“士”这个阶层来完成就是所谓的“士志于道”。

一个文化人,知识分子理想抱负就这样在“素王孔子”的影响下,担起大任,为天下人开拓精神之中国大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