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月相
(2010-11-13 12:17:43)
标签:
杂谈 |
下面对月相变化(Phases of the moon)做一个总结
月相变化的周期: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即朔→望→朔
|
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呢? |
|
1、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2、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
1、朔、望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二者的月相有何区别?
2、上弦月、下弦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日、月、地成直角。
3、上半月月相和下半月月相亮面朝向有何不同?
|
|
|||||||||||||||||||||
|
|
|||||||||||||||||||||
|
月相 |
日月地位置关系 |
日期 |
视形状 |
月出 |
月落 |
同太阳出没比较 |
夜晚见月情形 |
|
新月 |
直线,月居中 |
初一 |
不可见 |
清晨 |
黄昏 |
同升同落 |
彻夜不见 |
|
上弦 |
直角,日在月以西 |
初七 初八 |
半圆 亮面 朝西 |
正午 |
半夜 |
迟升后落 |
上半夜西天 |
|
满月 |
直线,地居中 |
十五 十六 |
圆 |
黄昏 |
清晨 |
此起彼落 |
通宵可见 |
|
下 弦 |
直角,日在月以东 |
二十二二十三 |
半圆 亮面 朝东 |
半夜 |
正午 |
早升先落 |
下半夜东天 |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月在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通宵达旦都可见。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下列诗句所表示的月相: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渐亏蛾眉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下弦月
3 日食与月食
|
|
日 |
月 |
|
日、地、月三者的位置 |
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 |
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 |
|
发生时间 |
朔(新月) |
望(满月) |
|
类 |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
月全食、月偏食 |
|
形成原因 |
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
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
4 潮汐
大洋海水在月球、太阳引潮力(tide - raising force)作用下引起周期性的海面升降涨落现象,称为潮汐现象。
月球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约为24小时50分,这期间地球表面上同一地点发生两次涨潮(high tide)、两次落潮(low
tide),因此,地球表面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涨潮或落潮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
大潮(spring tides)时间:农历月初和月半
小潮(neap tides) 时间:农历初七、八, 二十二、二十三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