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一生》教学反思
(2010-07-16 07:59:45)
初一学生正处在积极思维的年龄段,凡事都想知道为什么的特点。基于以上特点我来设《植物的一生》这节课的教学。通过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和解剖、观察种子实物的小实验,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我觉得在课堂教学方面上,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初一学生由于在小学时动手实验的机会较少,对实验方法和步骤不熟悉,为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教师作必要的提醒和补充,在动眼观察的过程中,加入实验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动眼、动手、动脑,用多种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突破本课难点。
2.在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时,总感觉纸上谈兵的,因为现在的学生很少观察水稻的生长,因此研究就更无从说起,在选取材料时教师可选取一些易得的材料,例如玉米、蚕豆、花生米等,更易被学生接受。本节的重点时花的结构,通过实验,学生很有成就感。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结构,学生也会问出:“无花果是否开花?它的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此类的问题。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是本节的难点,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机会。无论是桃花还是白菜花,对学生来说都太小了,操作时难免弄丢或弄断,提醒学生解剖时由外至里,一层一层用镊子取下来,放在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另外在粘贴过程中要注意美观,若能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选和展览,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4.教学过程需要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答案的过程中来,应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观察思考、讨论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许多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这样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过程变成形成学生良好心理体验的过程。
在这节堂课,我还得到启发初一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今后应更加注意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在课堂教学上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初一学生生物学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