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埃及记(二)

(2010-04-09 10:06:17)
标签:

埃及

旅游

http://s7/middle/608ae055g83c442fdbe16&690
卡尔纳克神庙入口的女学生,艳丽的头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们大部分穿牛仔裤,这在埃及是很时髦的衣着了。


http://s12/middle/608ae055g83c446914c3b&690
神庙复原的模型,现在剩下的却是一片废墟。


http://s14/middle/608ae055g83c44a61cc7d&690
神庙入口的绿化,埃及几乎从不下雨,沙漠中这么美丽的绿化完全是靠人工浇水,经常可以看到工人在烈日下为绿化浇水。


http://s11/middle/608ae055g83c44dd6e14a&690
神庙的大门,两旁的公羊是太阳神的象征,古埃及崇拜的神。


http://s9/middle/608ae055g83c4514bcf78&690
或许因为气候的干燥,4000年后的公羊雕刻依旧面目清晰。


http://s3/middle/608ae055g83c4550d12d2&690
石柱和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他的脚下是他的爱妃。一座雕刻诉说着千年前的浪漫爱情。

http://s13/middle/608ae055g83c45bd8b2fc&690
没有经过日晒的底部色彩依旧清晰可辨。


http://s14/middle/608ae055g83c45d190cad&690
著名的《尼罗河惨案》的外景地,到了这里才发现要爬上神庙推下大石头几乎是不可能的。


http://s7/middle/608ae055g83c45dd03496&690
方尖碑,全部是整块的花岗岩做的,如何运输,如何竖起来?导游给出一定的解释,信不信则是自己的选择。

http://s10/middle/608ae055g83c45fe632b9&690
神庙的内部有一个小孔让阳光透入,这是法老崇拜太阳神仪式中所必须的。


http://s9/middle/608ae055g83c4608e06e8&690
很友好的埃及女大学生,主动和我打招呼,大方的让我拍照。后来发现大部分埃及学生都喜欢和游客交流,他们喜欢这样练习自己的英语。


http://s15/middle/608ae055g83c460f8e95e&690
卢克索机场换埃磅的窗口,一定要少换啊,多换的埃镑是很难换回美元的。


http://s2/middle/608ae055g83c4648c6871&690
卡尔纳克神庙的高墙。重达几吨甚至十几吨的大石头是如何堆的这么高的?看看椰枣树后面的土堆,先用土堆建成斜坡,石头通过斜坡堆上去,建成后把斜坡拆掉,建立金字塔也是用同样的原理。在书上读到和实地看到感受完全不同,震撼,太震撼了。这一切都是在我国商朝的时候完成的。(历史学家把商朝定位为半信史,我国那时连像样的史书都还没有)


http://s11/middle/608ae055g83c4656204ea&690
六个人才抱的过来的石柱,矗立了4000多年,看尽人间沧桑。

http://s1/middle/608ae055g83c46c4c0fc0&690
每块石头都是千年的历史,安静,沉默。游人可以随意触摸历史的表情。

 

 

出了机舱,迎面扑来的是埃及干燥的空气,阳光象火一样的灼烧皮肤,撒哈拉的威力啊。

卢克索的机场很小,小的就像国内县城的长途汽车站,甚至感觉机场摆渡车都是多余,从飞机走到到达大厅只是几步之遥。

到达的第一件事情是换钱,把口袋里面的美元换成埃磅。此时,我犯了此行最大的一个错误――换了太多的埃磅。

一般而言,到一个国家我会用美元换成足够的该国货币,用不完的话回来前在机场换回美元就可以了。记得一次英国出差,住在乡下的农家乐,由于换的英镑不够多,农村很多地方不能刷卡,弄的我很狼狈。从此以后,我都情愿多换些当地货币。

然而埃及是一个特殊的国家,用美元换埃磅易如反掌,反之就难了(有点象我们国家80年代哈,只不过人家不用兑换券,而是用不换给你来控制)。

7天的行程,团费包括了大部分食,住,行,每个人换个100-200美元就够了,然而我依照以前的习惯,两个人共换了600美元的埃磅。根本用不完,多余的钱一直都没能换回美元,此是后话。

埃及当地的助理在到达大厅等我们,在每人的入境卡上用扭来扭去的阿拉伯文写了些什么,之后我们顺利出关。

机场很小,传送带也只有一条,很快取得自己的行李,换衣服,换鞋,此时是埃及时间的中午,旅行社安排直接去景点,很紧凑的行程啊。

导游名字叫阿巴斯,中文说的比我想象的好很多,交流完全没问题。

出来前看人家的攻略,埃及的导游不是叫穆罕默德就是叫阿里,好像阿拉伯常用的名字就这两个。甚至有人说如果在阿拉伯国家的机场大叫一声“穆罕默德”,一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回头看你,呵呵。

坐上空调大巴,去看第一个景点,卡尔纳克神庙。

神庙始建于近4000年前,(中国当时还是新石器时代),此后的一千三百多年(中国的夏商周时期)不断增修扩建。

神庙的规模之大可列世界之首,从十九世纪开始挖掘整理至今尚未结束。

目前开放的只是其中之一的阿蒙神庙,其占地长1500米,宽800米。也是法老们献给太阳神自然神月亮神的庙宇建筑群。仔细走一圈至少3个小时。

神庙的主要看点是方尖碑,公羊雕塑,拉美西斯二世及皇后像。所有可以google或者百度到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

特别让人惊异的是进门大墙边上的土堆,证实了书中所说先建土堆用来运输石头的理论。

再说一下方尖碑吧。整块碑是红色花岗岩一气呵成,如何雕刻,如何运输?导游给出的解释是:方尖碑采用阿斯旺地区出产的花岗岩,先雕刻方尖碑的三面,即上,左,右,之后在下面打洞,用木头穿过,然后灌水,让木头涨开,再凿开花岗岩。

完成后的方尖碑用尼罗河水运(从阿斯旺到卢克索,现在开车大约3个小时的行程),上岸后用人力,公牛,马等运输。

理论上完全说的过去,至于是否相信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就好像中国很多地方的悬棺,给出种种理论解释,但就是有人不相信。

埃及的很多奇迹也是一样,许多人认为是外星人所为。在今天看来依旧困难的事情,我们往往不愿意相信古人的智慧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保存的最好的方尖碑在巴黎的协和广场,记录着拉美西斯二世的故事,我在法国出差时曾有幸看到过。

这次导游再次提到,说它是给法国掠夺的,但是我在法国听到的版本说是埃及送的。Google的结果也是埃及送的,不过当时埃及处于殖民地时期,总督本来就是殖民者委任的。

历史啊,你总是像蒙着面纱的少女,不愿意清晰的展露你的面容;沉默的方尖碑啊,你是否知道关于你的故事人们有着不同争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