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开始做父母》的序言

标签:
育儿序言家庭教育 |
分类: 教育 |

我在国内各处演讲时,遇到父母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做事情。就好像做一件事只能有一种正确方法,而每个人都得遵循那个标准方法。这似乎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和教育系统强调的观念,即凡事都要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并要终其一生地遵循。而这使得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更容易倾向于律法主义和生搬硬套。我们都想做个好父母,但这种愿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对失败的害怕,对结果的重视和对完美的渴求,而不是真的想去做最有益于孩子的事情。
我在中国居住的这几年,有幸参加过各种公共场合中对不同育儿理论的讨论、辩论、甚至是争论。当我们的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在美国我就听到过很多类似的观点和声音。这些关于方法上的哲学争论,往往陷入彼此的论断,
基督徒圈子里许多受欢迎的育儿书籍也是比较倾向于指令性和公式化,迎合了人们追求“标准答案”的欲求。这些方法给人错误的安全感,让人误以为育儿过程都是可预料的(即做了A,就会得到结果B),而父母们则因此觉得如果他们严格执行了这套指令,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圣洁完美。因此,如果孩子外在表现优秀,家长内心就容易以为这是自己做法正确的功劳而充满优越感和骄傲;如果孩子发生各种状况,家长内心就容易以为这是自己做的不好而充满羞愧感和自卑。
当一位我信任的好友向我推荐《从灵开始做父母》这本书的时候,我担心这将又会是另一本充满了各种指令公式的育儿书。而令我惊喜的是,我发现米歇尔•安东尼不但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分享了她所遭遇的挣扎和失败,而且还邀请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应用圣经真理、原则有智慧地来教养我们的孩子。她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具体处理某种情形,而是鼓励我们去探索其中可以应用的圣经原则,帮助我们认识到哪些是神负责的范围,哪些是我们作父母的该负责的范围。
在这本书中,信心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中心的位置,向读者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上帝最在意的不是管理外在的行为,而是父母和孩子的内心态度。所以,不要引导父母们把信心建立在某套训练和管教孩子的方法上。这本书鼓励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应用圣经原则,这种应用过程就需要他们去信靠和仰赖神。
米歇尔在本书中分享了十种“环境”,是父母以及其他与孩子有亲密关系的人可以努力营造的。这些环境为圣灵在孩子的心中做工创造了机会。米歇尔以自己的家庭为例,鼓励读者将这些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家庭的独有故事。这些环境和原则在不同的家庭、情景、文化和社区中看起来是不一样的,不存在唯一的方法或答案,不能“一刀切”。我们可以从
“路线修正”
可能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会产生挫败感,因为它拒绝给出一个精确的公式让你直接跟从,你或许会有一种失控的错觉。然而,让人感到安慰的是,不管你能不能掌控,你都可以托付给那位自你母腹之中就覆庇你的主,“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1:6)“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
当你委身作上帝的儿女,在他里面成长起来时,当你活出你自己的信仰见证,乐于服侍,习惯性地迈出自己的舒适区时,愿你不再依靠自己的能力教养孩童,而是要交托给耶稣基督,因他是爱你灵魂的主,是你信心的创始成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