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育 |
最近有很多家长的提问反射的是对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发展和能力的不了解,因此产生了家长对孩子有了不实际的期待。我常会强调家长要了解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征、需要、和能力的限制,但是也会意识到他们不知道要去哪里了解。因此,我从我的书《佩蓉教孩子学礼仪》里面“家庭版”的第二章把这些特征列出来跟家长们分享。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不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学习哪些东西。比如,很多次,我看到家长试图和两岁的孩子讲道理,想要说服孩子什么样的举止才是合宜的,才能让他人接受。可是两岁的孩子,他们的大脑还不具备分析因果的能力,所以任凭家长讲再多的道理,孩子也无法理解。
为了给家长们一个参考,我拟出了一份儿童的年龄与相应行为能力的对照表。家长可以此为参照,判断什么样的期望是合理的,什么样的是不现实的。之后,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教育方法的建议,让读者们能明确什么样的方法有助于孩子认知、社交能力及心理的发展,什么样的方式会阻碍其发展。
父母在培养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下面对照表的内容为参考。每章的结尾,我也列出了不同年龄段孩子能胜任的一些具体事务,让你在训练之中能做到心中有数。
0-1 岁
心理发展阶段 |
信任 |
最主要的关系 |
母亲 |
需要学习的功课 |
孩子体会到环境能够满足他身体和关系连接的需要 |
大脑的发育 |
· |
社交能力的发育 |
几乎完全依赖母亲 |
教育策略 |
快要一岁时,可以训练孩子用肢体来表达心愿 |
2-3 岁
心理发展阶段 |
独立或羞耻与疑惑 |
最主要的关系 |
父母 |
需要学习的功课 |
孩子需要学习他能够控制什么,能够经过意志决定什么。 孩子需要经过没有培养足够的自制能力而体会到后悔或伤心。 |
没有克服的后果 |
无法控制冲动 |
大脑的发育 |
·
·
·
·
·
· |
社交能力的发育 |
·
·
·
·
· |
教育策略 |
·
·
·
·
·
· |
3-6岁
心理发展阶段 |
主动或罪恶感 |
最主要的关系 |
家庭 |
需要学习的功课 |
孩子学会主动行动,探索,幻想,还有感受到因为自己的行动而带来的后悔。 |
没有克服的后果 |
无情和约束 |
大脑的发育 |
·
·
·
·
· |
社交能力的发育 |
·
· |
教育策略 |
·
·
·
·
· |
7-12岁
心理发展阶段 |
勤奋或劣等 |
最主要的关系 |
社区和学校 |
需要学习的功课 |
经过跟别人或一个标准比较,孩子学习做好或做正确一件事。 |
没有克服的后果 |
狭窄的良善与惯性 |
大脑的发育 |
·
·
·
·
·
·
·
·
·
· |
社交能力的发育 |
·
·
·
·
· |
教育策略 |
·
·
·
·
· |
摘自:http://www.edpsycinteractive.org/topics/affsys/erikson.html 及马德琳·莱文所著的《优越的代价》(The Price of Privilege)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