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逆商的问答1: 孩子遇到挫折怎么办?

(2014-04-11 05:46:39)
标签:

教育

家庭

品格

育儿

分类: 家长提问与回答

逆商的问答1: <wbr>孩子遇到挫折怎么办?

 

最近一个妈妈公主团里面有一些有关抗挫能力的提问,我觉得可能需要多解释一下,所以在此分享《丰盈心态养孩子》书里有关逆商的介绍,还有我对问题的回答:

 

逆境商数或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是由加拿大培训咨询专家斯托茨博士(Stoltz)在他的著作《逆境商数:将障碍变成机遇》及《工作中的逆境商数》中首次提出的。逆商用来研究、测量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有多大的弹性。高逆商的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更有生产力、创造性,有更高的幸福感。

一些教育专家预测今后最重要的“商”将是逆商。为什么?回顾刚刚过去的这十年,我们经历了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巨变和灾难,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超乎预料。在这种速变中,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具备应对失败和逆境的弹性和恢复能力,当有人力所不能控的情况出现时,他们只会被绝望的浪潮所卷席,根本没有弹性面对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的能力。

做父母的不用太焦虑孩子经历人生低谷,低谷能让孩子谦卑下来,承受未来更多的低谷。即使父母能帮助孩子解决很多挫折,但最终生命还是会很自然地把挫折带到孩子的生命中。孩子不需要人为的挫折,我们父母只需在他们经受挫折的时候陪伴他们,鼓励孩子坚信挫折中有生命的美

因为人生中最难受的不是挫折,而是在挫折中没有人陪伴或理解。因此,无论我们生命中遇到什么样的失败和挫折,只要身边有爱我们、陪伴我们一起走过的人,会比无人分享的成功或肤浅的“快乐”要更值得,更有意义

没有人在成长的过程会免于挫折,但是对于众多拥有双亲和四个老人时刻呵护的独生子女,他们很难获得失败的机会。因为在呵护者中,总有一个“拯救者”要帮助孩子“避免走弯路”。其实,失败是孩子成长和成熟的必要过程。帮助孩子避免了失败带来的痛苦,也就同时剥夺了他宝贵的成长机会,也剥夺了他对自己的认识和克服逆境的信心。孩子缺乏面对挫败的弹性和积极心态,会延迟他的成人过程,持续依赖长辈,难以为家庭、为社会承担责任。低逆商的孩子持有的是消费者的心态,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任何问题。因此,做父母的需要鼓励孩子勇敢冒险,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因为失败和挫折在人生中是很自然的。这样,当有一天父母无法陪在孩子身边的时候,他不但能为自己负责任,也能为他的家庭、工作、社会和时代解决问题,承担责任。

 

问题:当我们的孩子遇到挫折时该怎么办?
孩子们的具体表现:
1)七岁的男孩子抗挫能力太差,遇到不会做的题就发脾气,玩游戏输了也生气,怎么办呢?
2)我们家才19个月,玩组合玩具拔不开时也容易带哭腔说话,也在想怎么训练他正确面对这些困难,去从小事上勇于面对挑战
3)没有抗挫能力这么严重吧?是不是不耐烦才发脾气?

回答:
处理情绪和抗挫能力需要先分开。每人遇到挫折都会有情绪,而情绪需要接纳,给时间冷静,思考,然后帮助梳理。情绪得到认可,孩子觉得被接纳,就会冷静下来,然后我们的话就听得进去。没有先处理情绪,再有道理的话也听不进去。我们不是也是这样吗?挫折来了需要的是陪伴和同理。有了这些,孩子就能鼓起勇气面对。没有这些,内心越没自信,抗挫能力越低。同理不是责备而来的,而是:“当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有了这种情绪,我是这样面对,给自己打气,这样处理我的挫败感的。你会怎么样处理呢?有比我更好的办法吗?”,而不是“怎么这么___,这一点小事都这样。。。”这类的话。前者给予孩子力量还有具体的处理建议,让他可以往前进步。后者不但没有给予孩子力量,反而否定了他还有增加他的挫败感和负面情绪,扩大问题。

有关情绪的处理,可以参考《丰盈心态养孩子》里面的“家庭是孩子最好的情商教室”一章的内容。

抗挫能力在英文叫做 resilience,也就是弹性。弹性是处于阳光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挫折。这种阳光乐观需要接纳,认同,还有童年期间充满了亲密关系的陪伴和美好时光来建立的,不是责备或加大挫折经验。挫折迟早会来的。我们作为家长需要做的是装备孩子们有工具,方法,还有足够内心的信心和乐观来面对挫折,跌倒后拍拍屁股,爬起来再来,而不是跌倒以后责备他的失败再骂一顿。当孩子自己学会管理和处理自己面对挫折而来的负面情绪,他获得的成就感就能给他信心能够胜过任何挫折,因为挫折本身不可怕,不能克服胜过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才可怕。我们家长的目标不是删除孩子所有的负面情绪,而是帮助孩子获得胜过和超越负面情绪而带来的成功感和能力。

这跟我们想的有时是相反的。冒险以前需要的是鼓励才能鼓起勇气面对失败或挫折,不是责备和嘲笑,等等。

输赢是另外一个话题,跟体育精神的培养有关。输赢的心理打算需要在玩游戏以前说好才能玩,要是输了有情绪可以给他独处的一段时间去冷静与处理。情绪处理还是一样的方法。有关体育精神,可以参考《佩蓉教孩子学礼仪》里面的相关内容。

 

下面是一些孩子们跟我在这方面的相关互动分享,希望能够给家长们带来一些启发:

在小学四年级的凯安,曾经有一次他的滑板在超市的停车场被人偷了。他找了很久都找不到,最后终于放弃,省钱买新的滑板。他挑好了款式后我们一起去商场购买,却发现他喜欢的款式全部卖完了。从商店出来,凯安大发脾气,踢了一下停车场的柱子。我内心有一百句“早就告诉你要好好管理自己的东西,活该”这类的话,但还是忍了下来,上前拥抱了他。我只说:“真可怜,妈妈丢了东西也很自责。”过了不久,凯安扑过来用力地拥抱我,说:“妈妈我好爱好爱你!”有时候,做妈妈的就是要咽下责备的话,认可孩子的情绪。我有时做得到,有时做不到,需要继续努力!

 

青春期的凯文跟我说妈妈,我们都有权利不快乐,也需要空间去体会我们的不快乐,不需要家长过快来干扰!只有我们自己走过了黑暗的低谷以后,才能珍惜阳光。请你不要太着急救我们,因为我们需要自己走自己选择的路,包括不快乐””。虽然凯文这句话对我有挑战,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我们不是十全十美的家长,所以当我们没有做好,也不要太自责。拍拍屁股,爬起来,再来一次!挫折还会再来。只要你不灰心,放弃,下次就能有战胜因挫折而带来的情绪的实际经验来跟孩子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