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交友自由育儿杂谈 |
分类: 成长日记1-2岁 |
昊在老家,房子都是紧挨着,大门都是敞开的,给了昊自由的天地,周围的孩子们,四岁的、三岁的、两岁,比昊大的,比昊小的,昊都能玩在一起。昊天生性格开朗,喜欢笑,喜欢疯跑,不会走的时候就由大人抱着跟在大孩子后面跑,会走后更甚,一天到晚玩得不着家。昊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大力支持昊的这种自由玩耍,给了昊充分的交友自由,昊也天天玩得开开心心的。
尽可能让孩子多与伙伴们相处。昊两个月开始,家人就经常选择有孩子的家庭带昊去玩,多参加一些孩子的聚会,多抱着昊看孩子们的游戏,有时候也抱着昊投入其中。会走之后,就经常带着昊去参加孩子们的游戏。之后,昊就能主动参加孩子们的游戏,虽然有可能是一群大孩子在前面跑,昊在后面跑。
不因孩子间的矛盾而阻止孩子们的交往。孩子们在一起玩,总喜欢产生矛盾,会出现打人、推人的场景。昊在一岁七个月之前,是常常受大孩子的欺负,一岁八个月之后,自己又喜欢打人、推人。刚开始,昊妈看到昊频繁被打,很气恼,曾经阻止昊与欺负他的孩子交往,但过了一天,两个孩子又玩到了一起,昊并没因为那个孩子欺负了他而生气,所以昊妈慢慢转变了观点,大胆地让昊与大孩子一起玩,但只要注意一点就可以。现在虽然昊也喜欢打别的小伙伴,只要小伙伴的家人没有特别的护卫,昊妈还是让昊与小伙伴玩,不过,要时常警戒,不让昊出手。当然,如果小伙伴的母亲特别的反感,那当然就不能让昊与小伙伴在一起玩了。
尽可能让孩子自由解决矛盾。昊妈在昊一岁左右也时常干涉孩子们之间的矛盾,但昊大一些之后,有了自己的意识,昊妈就不再干涉,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如果昊被打,昊妈会静观其变,如果打了别的小伙伴,昊妈会安慰被打的小伙伴,并及时给昊讲道理。有时候和小伙伴的妈妈看到两个小家伙,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好象都生气了,谁也不理谁,但一分钟后,又手拉手疯跑,就觉得好笑。
鼓励孩子多与陌生孩子玩。与陌生孩子一起玩,昊妈觉得是一种挑战。所以每每带昊出去玩,看到和昊差不多的孩子,总是鼓励昊主动与孩子一起玩。那天在广场里玩,看到一个姐姐在玩扭扭车,昊很喜欢,几次都给昊昊使眼色,昊妈鼓劲昊自己想办法,昊上前去,叫“姐姐,亲亲姐姐、扭扭车”,与之相随的是一脸灿烂的眼容,姐姐刚开始并不愿意,昊贴在车旁,不停地笑,姐姐的妈妈看到好玩,也上前做工作,姐姐同意昊坐在车后面,姐姐带着。昊马上坐上车,紧抱着姐姐,乐呵呵地随姐姐出发了。走的时候,姐姐还觉得这个小弟弟好玩,依依不舍。
人与人的交往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幼儿是社会成员之一,幼儿与成人和同伴之间的直接交往,是满足幼儿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必不可缺的行为方式,是幼儿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社会交往能使儿童眼界开阔,促进其身心发展,并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为突出的是,社会交往能促进幼儿情感和个性的发展,使幼儿在交往中体验人与人的关系,并逐渐学会一些初步的社会道德准则和学习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我国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曾说:“儿童是好群的,甚至年岁很幼的儿童也不愿意独自弧处。”又说:“儿童开始找寻玩伴,如果你还是把他关在冷静狭隘的房间中,不但无益于儿童,反而会限制儿童正常的发展。”
昊妈感谢老家的生活形态,让昊有了自由交友的空间,也希望昊能在这种空间里健康地成长.对于昊现在所存在的打人、推人的情况,昊妈也会注意引导和教育,让昊早日能了解我的与你的,让昊的交友空间更广更远!
昊和绪新小伙伴在一起玩
这表情,只有一张正面的,昊妈还是上了。
绪新小伙伴家门口的沙堆,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
育儿博客首页第一次用昊的照片,高兴!感谢亲子编辑的推荐!
第一次上新浪首页,截图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