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杂谈 |
分类: 成长日记1-2岁 |
昨天午餐,给昊安排的午餐是鸡蛋羹、清炒豇豆、土豆丝,我拿了一个小板凳让昊坐着,再把碗放在他面前的椅子上让昊吃。刚开始,昊还用勺子蹈了几口,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把勺子一丢,跑去看奶奶正在看的电视,可能不是很对胃口吧!又从玩具柜里拿了一推玩具,坐在地上玩起来。我看着形式不对,忙拿了碗去喂。本来书上都说17个月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吃饭,可自己不吃没办法,只有喂。勉强喂了一口,就不张嘴了。又用手来抓饭,掉得地方到处都是。奶奶说让昊看动画片吃饭吧!哎,这也是个不良习惯,还是试试吧!调到少儿频道,动画片倒是看进去了,嘴还是不张开。按理说是饿了的。早上喝了210cm牛奶还吃了半个包子,现在是下午一点了。索性不喂了。看了15分钟动画片后,昊又来抓饭了,我又喂,刚一喂又跑出去了。
这样的场景近半个月来几乎天天在发生。昊从4个月添辅食开始,一直食欲很好。不会走之前,大人抱着都安排静坐着,一口接一口地吃饭。从会走就不好好吃饭了,刚开始还能一人跑着给他玩玩具,一人给他喂,把饭吃完后再去玩,慢慢换成换成边看巧虎边吃饭,也能把饭吃完再去玩,再换成他一边玩我们一边给他喂,也能吃完一碗饭,但近半个月是完全不张嘴,吃吃玩玩,玩玩吃吃的。半个小时下来也吃不了多少,一天集合起来也没吃多少,零食也不怎么吃,就是喝牛奶。
一直在反思,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是没有给孩子养成定时吃饭的习惯。昊白天爷爷奶奶带,中午和晚上我们自己带,爷爷奶奶特心疼孙子,早上8点喂了一次,吃得太少,不行,10点再换品种喂一下,我们中午回家又到了午餐的时间,昊看到我们在吃了,又想吃了,那又来得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定时吃饭的习惯。
二是给孩子吃了一些不必要的零食。昊在一岁前是不吃零食的,看到别人吃也不要。过了一岁,看到别人的零食就找别人要,有时候还追着要,没有办法呀!只要在家里备了一点面包、小馒头什么的,别人在吃就给他一点解解谗。如果孩子完全不吃饭,我们也给他一点,心想吃一点总比不吃的好。现在昊爷爷奶奶帮忙带昊,在老家住,周围的住户都很近,昊也很喜欢到别家去串门,去了,都觉得零食是最好的招待,总是给昊一点,昊也毫不客气,照单全收。所以一天接触零食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三是放纵了孩子的边玩边吃的习惯。对昊来说,玩是最开心的,到了吃饭点,只要有小伙伴在一起玩,昊是不吃饭的。没办法,我们就想出了陪他玩让他吃饭,让他边看动画片边吃饭的办法,目的当然是吃好一顿饭。当时的目的是达到了,但随着昊越长越大,自主意识越强,我们就成为了始作俑者。慢慢发展成追着喂。
四是孩子食物品种没有注意经常变化。昊现在一岁多,很多食物还不能吃,所以可以做的品种不太多,加上我们现在住在县城郊区,购物不是特别方便。昊喜欢吃的食物,就经常喜欢做给他吃,时间长了,他就吃腻了。比如说鸡蛋,昊以前最喜欢吃了,每个星期都吃五个以上,现在是不怎么吃了,并且是不管怎么做都不喜欢吃。
五是天气炎热带来的负面影响。昊属于怕热的一类人,到了夏天,从早到晚,就是洗上五个澡,衣服多半都是湿的。没办法,太怕热。因为热,影响了昊的食欲。也因为热,影响了昊的睡眠,现在经常夜晚被热醒,睡不好就吃不好,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
总结了这些原因,我想下一步这样打算:
一是扩大两餐之间的间隔,逐步让孩子形成定时吃饭的习惯。如果八点喂过,第二次就由十点慢慢调整到十一点,并且中途不给孩子零食,再晚餐时间也相应做出调整,并且要坚持下来,慢慢养成定时吃饭的习惯。
二是尽量减少给孩子吃零食。决不主动给孩子给零食吃,并且把零食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如果有孩子吃,他不要就算了,要的话就给酸奶、水果类的有益的零食给他吃。
三是让孩子养成定时睡午觉的习惯。从午觉开始调整,缩小白天的睡觉时间,并且做好午觉的环境保护,不让孩子太热,舒服地睡上两个小时左右。调整午觉后就可以更好地保证晚上的睡眠。睡眠好之后才能增加食欲。
四是经常给孩子变花样,注重色、香、味的搭配。比如鱼,可以做汤,汤不吃了,就买小河里的小鱼来煎着吃.总之,就是要花些心思,来做饭.
要做到这些,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困难,长时间养成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况且还有与老人在育儿观念上的一些不同,母亲这个角色任重而道远,只有慢慢努力了。
我也想,什么东西总想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