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我梦中

(2011-07-13 09:56:01)
标签:

卞毓方

文汇报

文化

《文汇报》7月12日发表

无我梦中

          卞毓方

 

    夏威夷是星星点点的岛屿的连环,我登上的仅是州府所在的欧胡岛。在欧胡岛看了两处海滩,第一处在闹市附近,一望无际,触目尽是泳装、墨镜的男女,卧在那儿享受日光、微风的亲昵。第二处,在岛的另一侧,远离市廛,偌大空旷,泳客不现。这样安静,才有海滩的味道,才值得喜欢。这契合我的审美情趣,我脱了鞋袜,赤着脚,在沙滩上一路狂奔,还对着大海,不,对着南半球的大洋,振臂欢呼,引吭高歌,再现牛顿笔下在海边戏耍的顽童的一幕。
    
    冷不丁地,细节出现了。沙滩贴近海水的边缘,有一个漂流而来的树桩,树桩上坐着一位青年,嘴里念念有词,左手拿着一本书,看不出书名,可以断定是中文,右手拿着一根树枝,在沙地上反复地画着四个汉字:“一生悬命、一生悬命、一生悬命……”游伴甲走拢来耳语,说莫不是天涯亡命客,在国内什么地方犯了事,逃到夏威夷藏身?游伴乙说没那么悬乎,八成是遇到挫折的华裔留学生,在大海前自怨自叹。我径直走过去,站定,搭讪,他兴奋,我也兴奋,他激动,我也激动,犹如他乡遇故知,一拍即合,居然聊得十分热络——若不是导游一再催促,简直就不想分手。游伴甲和乙远远地瞅着,脸上布满惊讶。上了车,两人争相打探底细。我说:你俩少见多怪,把一个日本人当成了华人、华裔。“一生悬命”不是汉语,是日语,意思是“拼命用功”。有一点你俩猜对了,他看的是中文教材。小伙子叫渡边英夫,在读大学,自修中文,听说我是北京来的,是个作家,问我身边有没有带自己的著作,我说恰好有一本,他说能不能赠送给他,我说可以,让他晚上到酒店来拿。当晚,英夫如约而至,还带来了他的妹妹,也在学中文,兄妹俩能读,不能说。——且慢,这里有两件事必须交代清楚:一,此番游历美利坚,考虑到沿途的旧雨新知,特意携带了若干册拙著,作为礼品,一路行来,差不多散光了,仅剩得一册散文集,《历史是明天的心跳》;二,鄙人当年大学专攻日文,是以与英夫兄妹交流,不存在语言障碍。言归正传,英夫请我在扉页题词,我不假思索,就写了他用以自励的四个字:“一生悬命”。与英夫是有得一谈的。他是美籍日裔,老家在九州的熊本县,12岁时,随父母来夏威夷定居。现在读到大学三年级,专业为经济管理。祖上,往前溯六七代,居然是咱中国人。中国什么地方?山东泗水。泗水不算出名,然而曲阜出名,孔子出名,曲阜和泗水邻接,孔子曾在泗水生活,他那句经典的浩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在泗水境内发出的。山东人闯关东,参与再造了今日的东北。山东人也闯世界,包括东瀛。你打开世界地图比照看,曲阜、泗水一带,隔着黄海,和日本九州正遥遥相对。英夫的祖上姓张,东渡日本,扎了根,改姓渡边。熊本县有不少山东移民的后裔,境内有孔子公园、孔子河、泗水町。英夫兄妹学习中文,正是基于对先祖文化的仰慕,他说,有一天他会踏上寻根之旅。恕我寡闻,我只知印尼有泗水,那是一个大城市,经常见于媒体新闻,却不知日本也有泗水。“泗”与“水”,这两个汉字的组合极其罕见,想必有其特定的渊源。作为“娘家人”,我当然对英夫的寻根之旅大力支持,我说,希望他努力学习中文,毕竟文化是主要的,透过中华文化,他可以对祖先生存的世界有更深切的了解。告别的时候到了,按照东瀛礼节,主客(不知谁是主,谁是客)互相鞠躬,弯腰作九十度——再见!
    
    插曲到此为止?是的。这算什么个性文章?我只是说个人印象,没说拿它做文章。萍水相逢,小小的一段花絮,谈资而已。三天后,我就乘钢铁的大鹏鸟飞越重洋,返回出发地上海。然后,顺道回苏北老家小憩。再然后,回到现时的户籍所在地北京。抖落旅途的风尘,重新投入写作。半月后,收到英夫的一份电子信件。那本散文集,他已经读完了,读完就有读后感,说说就是一大篇,以英夫的中文能力,能读成这样,能写成这样,就算不错的了,小伙子的确有股“一生悬命”的劲头。附件寄来两张照片,一张是普纳候(Punahou School)学校的外景,这是孙中山和奥巴马在夏威夷的母校,他是应我的要求拍摄的。另一张是我俩在酒店的合影。谢天谢地,这张合影来得非常及时,它填补了我实物和情感的一项空白。此话怎讲?我是带着一架数码相机赴美的,沿途,它忠实地为我服务,记录了我悦于目、动于衷的诸多场景。回京后,因为家人要用相机,我就把内存输入电脑,然后清空——万万没有想到,电脑背叛了我,它突然莫名其妙地来一个死机,赶忙送去专业店修理,结果倒好,昔日的文稿、资料一样未缺,独独丢了此番访美的图片。你能想象,这个时候收到在夏威夷的留影,尽管只有一张,对于我,是何等的珍贵!故事又出现了。这就叫无巧不成书。
    
    未久,我接到数份邀请参加笔会的通知,其中有一份,来自山东泗水。这在既往,实属平常,此番却不一样,展读之际,我立马想起英夫,想起他六代或是七代以上的祖籍。往下读,我又一次遭遇惊讶,原来泗水还是卞姓的发源地,商代为卞明国,周代为鲁国卞邑,秦朝仍为卞邑,西汉时置卞县。大学时代,我曾听同宗的老师讲卞姓肇源于鲁东南,那儿有卞城遗址,有卞庄子刺虎的传说……当时并未把它和泗水挂钩,对于一个从未涉足的陌生地,自然难以引起联想。如今,捧读泗水来函,恍惚有如梦寐。佛说,万事皆缘,信然。你看,我和英夫,在夏威夷海滩偶然相识,国籍分中日,不,中美,地域相隔迢迢万里,然而,追踪祖先的血脉,竟然追到一块去了——都是在泰山之阳,泗水之滨。能不感叹世界如此之大,又是如此之小!如是,那年暮春,我有了愉快而又神奇的泗水之行。
    
    返京后,我把这番神奇的游历报告给英夫。我告诉他,张是中国的一个大姓,人口众多,超过日本人口的三分之二,泗水亦多张姓,但因为隔了多代,而他又说不出祖籍的具体地址,是以无从帮他寻根,一切要等他将来自己来华。我又告诉他,泗水也是卞姓的发源地,我在那儿见到了卞姓村落,以及建于隋朝(一说唐朝)的卞桥,等等。翌日,又翌日,第三天,收到了对方的复函。英夫感谢我的泗水之行(都怪我没说清笔会的缘由,他误会我是特意为他而去的),说是卞氏和张氏的祖上都曾生活在泗水,这事犹如神启,他相信我俩的见面,是上帝安排的。末了说到正在加紧攻读中文,形容自己的学习状态,他用了一个极具特色的词“无我梦中”。“无我梦中”,你没听说过吧。不言而喻,它和“一生悬命”一样,虽然由汉字组成,表达的却是日语。倘若把它翻译成中文呢?哈哈,我不说。为什么不说?也不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就慢慢咀嚼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