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腐败该如何根除
(2019-02-19 11:37:11)
标签:
农村腐败村务公开民主决策 |
分类: 个人随笔 |
一、村务公开“形式化”问题突出。
目前,对于村务公开相关政策仅要求“各地农村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同时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民主听证会等其他有效形式公开”,也就是说村务公开栏是必备的村务公开方式,而网络等其他方式为可选择方式。实际上村务公开栏进行村务公开的方式效果很差。
1.村务公开栏的信息更新村民往往难以知晓,村民不可能每天都去村务公开栏查看;首先,村务公开栏难以设置在一个所有人的必经之路;其次,受制于乡情、邻里关系、家族关系等掣肘和担心,很多村民也不愿专程前往观看。一些矛盾较为突出的村庄,甚至存在村委会监视谁去观看村务公开栏的情况;
2.村务公开栏不及时、不全面公开甚至不公开的情况大量存在,但固定信息公开栏的方式不便于接受上级部门实时的监督;
3.大量村民入城务工,固定的信息公开栏使得进城务工人员根本无法获知相关信息。
二、村务民主决策管理难以落实
1.因为村务信息未有效公开,导致村务民主管理根本难以实施;
2.随着进城务工农民数量的增多,一些农村客观上也难以组织现场投票等民主决策程序。一些地方民主决策程序中伪造签名、伪造投票等情况非常突出;
3.民主决策管理难以得到有效监督。民主决策过程的不透明使得村民无法有效监督,而且乡镇政府及区县相关部门亦无法实现有效监督。
三、“村账镇管”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目前很多地方在施行的“村账镇管”,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维护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合法权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地区,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乡镇政府占用、挪用村资金,村庄资金成为部分乡镇政府的“小金库”;
2.乡镇政府包揽村级资金的审批权,架空村委会;
3.乡镇政府强收代理费用,加重村庄负担;
4.由于乡镇政府代管村账,导致村委领导对村级财务一问三不知,村民无法实现有效监督;
5.由于乡镇政府代管村账,原本依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应该对村级财务公开实行监督的乡镇政府,变成了自己监督自己,其监督根本无法有效实施。区县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也往往难以有效监督乡镇政府。
6.“村账镇管”情况下,一旦财务出现问题,导致村民对乡镇政府失去信任,催生大量的越级信访事件。
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必须要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畅通村务民主管理的渠道。当前,一些地方尝试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对于村级财务等事项实行网络公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中国网民超过8亿人,即便不上网的老人也可以通过家中年轻人从网络获取信息,网络应当成为村务公开及民主管理的首要途径,而非可选择的补充途径。省级或市级政府部门应当建立统一的村务信息公开及民主决策网络平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公开。同时,网络民主决策作为村务民主管理的必备渠道,作为现场投票等决策方式的补充。
(文章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雷腾律师事务所观点。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致电:010-88829390,更多信息可查询雷腾律师事务所官网:www.linktocn.com,关注雷腾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及微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