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是【文化冲击】惹的祸--何谓【文化冲击】

(2013-08-23 13:30:50)
标签:

心理学

文化冲击

情绪调节

健康

案例当事人的各种症状

来日本已经4个半月了。

来到这里的头两个月,我兴致勃勃的对自己一年做了规划,对接下来的生活充满了祈盼。

我每天给自己列了若干项要完成的任务:看日语新闻,了解国内大事,背诵英语单词,阅读中英文小说,学习翻译技巧,认真写博客,翻译一篇美容日志,挖掘一下可以从这里引进国内的东西;我积极的要求帮助担当和周围的人做事情,让自己的每天回忆起来都是丰满的;

我兴致勃勃的开始在小学里为他们讲汉语。费尽心思的作出一张又一张好看的PPT,绞尽脑汁思索着如何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意义;

接着前任的课程,我也开始精心准备为町民办的文化讲座;从简单的语言知识,到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旅游特色,到抽象的吉祥文化,象征意义,儒学论语;

周末的时候,跟认识的外国朋友一起看花火,一起去插秧,一起去北海道;没有活动的时候,一杯茶水,一首音乐,安静的看看书。

我开心的趴在地上,吧嗒吧嗒来回撅着屁股认真的擦地;我买了风铃挂在窗户上,将花朵装饰在家里的角落;看着烹饪的书籍,大胆而兴奋的尝试着各种没做过的料理,烤制蛋糕。。。

生活就这样精致而美好的开展起来了!来到日本之后,我觉得自己才开始了真正的生活!一个工作只作为生活一部分的有血有肉,有情有调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4个半月的时间,适应了这里生活的这个时候,忽然间开始变得有点不适应了。具体开始的日子已经记不得了,就从那么某一天开始,自己忽然开始变得焦躁起来。内心深处有不安,有焦躁,有愤怒,有不满,有怨恨。曾经饶有兴趣的,特意规划了很久的活动也懒得参加,周末就窝在家里,我忽然就成了一个宅在外国宅子里的人。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出国之前。我深知这样子的话,违背了我最初的初衷和目的。可是仍然是提不起劲,

今天偶尔看到了一片文章,忽然明白了这是自己进入了“文化冲击”期。

 

   何谓【文化冲击】

   书上说,每个人在适应一段新的文化的过程中通常都要经历4个阶段。

(1)憧憬期

大多数人是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始了在国外的生活。由于抱着较高的期许,他们对这个国家的文化,甚至对自己可能要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持肯定态度。在这一过程,所经历的人和事情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新鲜而充满刺激的。刚到外国,大多数人很容易会认为“人到哪儿都是一样”,在这样的心态驱使下,比起差异性,他们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相似性上。这短时间里,他们充满了兴奋和喜悦,乐于体验,这个时间通常会持续几周到1个多月的时间。但是这段时间过后,很快就会出现消沉的状况。

(2)焦躁不安于敌对心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人开始慢慢将目光放在了不同之处。一旦将着眼与此,就会发现所到之处,处处充满了不同,人也会因此而变得焦躁不安。也许事情本身小的并不值得一提,可是若干小事集中在一起之后,感情就会爆发。这个阶段就是通常提到的【文化冲击】期。一旦进入这个时期,多数人就会出现想家的症状,同时对所在国家的文化不自觉的采取否认的态度。

(3)适应期

从这个时期开始,多数人会走出最痛苦的时期,开始努力积极适应新的文化。由于这段时期是慢慢展开的,所以一开始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到了这个阶段。然而,只要进入了这个阶段,哪怕是微妙的文化差异都会有所察觉,并开始做到理解,甚至对这个文化产生亲近感。心情舒畅,孤独感也会因此而减弱。原本的幽默感也会再次被激发出来,忽然意识到,其实事情根本就不是自己曾经想象的那么糟糕。

(4)适应与二次文化主义

当很好的经过第三个阶段之后,就迎来了第四个阶段--对于本国文化和所在国的文化都充满了自信,可以理性客观快乐的积极应对。会积极的适应所在国的生活习惯、注重说话方式和个人态度,回国之后,对于这个阶段一定是充满了回忆和不舍的。当然也许还会有一部分在回国之后,出现了对本国文化的不认同和不适应,也就是所谓的【逆文化冲击】。

 

【文化冲击】的出现

在上述第二个阶段感觉到的【文化冲击】或者说【文化疲劳】,我们认为是因为【当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面到了以前在感情上所从来经历过的动摇和紧张,在这种感觉持续期间,就会出现不安,焦躁,和受挫心理】。

1)为什么会出现

来到国外,你从一个自己完全熟悉的环境中脱离出去,离开家庭,朋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日常生活中没有熟悉的亲朋好友陪你,周边还时时充斥着你可能并不习惯的生活处事方式以及道德伦理。独孤感,对于应遵从方式的不确定性等等,一旦生活不能如你所想的那样时,绝望感就会出现。随后感情上的认同就开始减弱,神经也会因此而变得敏感而紧张。

2)影响【文化冲击】的周期及程度的若干因素(以日本国为例)

差异性:日本、日本的文化、生活习惯、伦理基准等与本国文化的差异程度;

积极性:在日生活期间,对于自己所期望的目的,打算做多大的努力;

适应性:对于以前生活变动及现有新生活的适应性;

安定性:在以往的人生经验中培养的情绪的稳定程度。情绪调控好的话,出现问题时可以更顺利的解决;

鼓  励:在适应新文化,新生活的过程中,家人朋友等给予的支持和鼓励的程度;

金  钱:在日生活期间,经济上是否存在困难,困难程度如何?

治  疗:是否接受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放  松:是否通过观光旅游,参加活动来帮助自己从紧张感中解放出来;

工  作:你所从事的工作对你而言是不是有价值、有帮助?是否可以维持你工作的自觉和自尊心;

文化绝对论:对于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和宗教过去绝对,并以此为标准来判断其他人和事情;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如何?语言存在问题,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和周围人无法沟通的现象,感觉自己忽然在一个高

         度文明的社会中变成了文盲,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所有问题都会因此而进一步加重。

3)【文化冲击】下的各种症状

*不知为何常常会感觉不安,并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

*自信心丧失

*对生活缺乏激情,对事情漠不关心

*有时会陷入恐慌

*丧失创造性和自觉性

*因为迟到和小的焦急而生气

*绝望

*特别想和本国人交往

*睡眠和读书的时间过多--通过在该方面倾注过多时间来逃避对外国的不适应症状

 

【文化差异】与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差异性

罗伯特教授认为【文化冲击】与欲望的不到满足时的反应有很多相似,但也明显有很多不同之处。欲望得不到满足,通常是由于某种特定的行为和原因引起的。一旦找到这个原因,加以改善,症状很快就会减轻。

欲望得不到满足,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特定状况的暧昧性,不明确性

*现实状况与自己预想的反差

*目标不够现实

*事情看不到结果

*达成目标的手段有误(也就是说该方法不适合新的文化环境)

 

也许,你在日本也会有欲望得不到满足,心生不快的时候,但这个通常没有【文化冲击】所持续的时间长。

 

当然,【文化冲击】出现的程度,每个人各不相同,简单而言,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种性格特征

*对暧昧性的容忍程度

*没有偏见

*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对于差异性的容忍度

*接受失败的能力

 

事实上很多人不止一次会经历【文化冲击】,而且第二次往往比第一次症状更加严重。如果你打算在日本待一年以上的话,建议不定期的阅读本篇记事,时时提醒自己要注意。很多在日本待2年或是3年的人,同样会有【文化冲击】的困扰,也就是说这并不仅仅限于刚来的人。了解了这一点,也许会让你更加轻松的面对这一问题的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