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幸福生活
(2013-08-05 15:06:18)
标签:
日本农村幸福富足文化 |
分类: 日语角 |
日本小城的幸福生活
文/花田
又到给町民讲课的时候了。整理讲义资料的时候,忽然一个念头飘进了脑海,他们的生活是如此方便和富足。
我所在的地方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青森县,是一个安静的小镇。总人口也只有一万五而已。从行政级别上来看类似于中国的某个县或者镇,但面积和人口上要小很多。镇上的人们主要以苹果和水稻种植为营生,日本整个东北地区都可以称的上是农业大省,所以不例外的,这个小镇也是一个农业为主的镇。
说起农业,我的脑海中就飘过了小时候老家的形象。出生的地方也是一个农业为主的村子。做为主要粮食,秋天种植小麦,经过一个冬天的睡眠,在夏初收割之后,再改种玉米。然后秋季收割,再种小麦。与此同时,春夏的时候也会种植蔬菜和瓜果。行动早的农家还会用大棚种植,并且也类似于苹果的早生种和晚生种似的,种好几茬。村子里的人每天起早贪黑,各个皮肤都晒得黝黑发亮。冬天顶着寒风,夏季受着烈日的炙烤。他们收获了很多菜,很多粮食。然而大部分的粮食卖去赚钱,大部分新鲜的菜也是赶着半夜就运到了城里,批发价卖给小贩儿,辛苦赚个本钱,回到家里吃着剩下的带伤或者开始烂掉的蔬菜瓜果。有的时候为了多挣钱,也会有人自己坚持零售。大多时候一站就到了下午一两点。回到家休息一会儿,两三个小时后,又要下地干活儿。
他们生活的重心在农田里,生活的节奏也完全跟着农田收获的节奏来。一日三餐的时间也常常不那么容易把握。对于他们而言,一天当中最大的放松就是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堆人坐在一起聊聊天,侃侃大山。有时候,偶尔奢侈一下,一瓶超市买的啤酒,就让每个人乐开了花。那个时候,有的人家还有骡子和毛驴,牛。上下学的路上听着老牛一声悠长而厚重的呜咽,会觉得别有一番情调。在这个环境下的老家人,一个个都很豪爽的样子,说起话来憨憨的似乎也不是那么讲究,大笑的声音一个盖过一个。特别是姑姑的笑声,“话未到笑先闻”,每次都让我想起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村北笑一声,村南都可以听见。
小的时候活在这个世界里,到了初中高中就开始拼命想要逃离这个环境。要朝着更多的文明前进,那个时候我的心里这么要求着自己。然而到了现在,那些爽朗的笑声,那些中午聊天的样子,却成了我最容易想起的一部分记忆。
生活环境
这是我记忆中的农家。然而相比起来,日本这边的农家却要好过很多。首先从环境上来讲,满眼的绿色,干净而安静的街道,看上去不似中国的任何一个农村(或许也似,只是我记忆中没有罢了。话说中国的华西村也是牛的可以。只不过,在中国,目前做到这么干净而方便的农村还只是少数,但多地方,还是停留在脏乱差的环境中,而在日本,随便一个农村都是这么干净便利)。镇上有便利的百元超市、宽敞的药妆店、大型的食品超市,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鲜果市场,居民生活方便到一个不行。也许又会有人跳出来批评说这些在中国的农村也不算什么。是的,上述的这些店面也走进了中国的农村,只是我没有看见和日本相同的如此干净整洁的超市。没有看见店员们真正视顾客如上帝的那种热情和耐心。
这里的百元店,类似于中国便宜的二元店,但里面宽敞而明亮。没有人会随手拿东西,所以不需要店员站在凳子上监视着每个人的行动,也不会有人举着喇叭喊“二元,二元,全部亏本甩卖”。每个人都穿着整齐的制服,见到客人会轻轻的鞠一躬,轻声说一句“欢迎光临”。结账的时候,收银员会先把找的纸钞点清后,在你面前重新点一遍;遇到玻璃杯等易碎物品会为你包上一层厚厚的报纸,遇有生理用品也会给你装进一不透明的纸袋里,用胶带粘好。同样地,如果是在蔬菜超市里,买到冷藏或是生食也会好心的帮你套上一个预先准备好的保鲜袋。百元店的东西,从化妆品到家用品,应有尽有。走进去大方的挑选各种生活物品,而不会有那种捡便宜货的侥幸和用完随手就丢的想法。在里面逛是一种享受。
出行交通
镇上平时的行人很少,到了周末就更少见。但是不少的是一辆辆来回穿梭的车。没有特别高档的,但是几乎每家都有一到几辆车。农家大多会选择面包车,因为装货比较多。其他人家多是SUV,去哪里都很方便。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农村也可以普及机动车。
跟国内一样,这里的公共交通也没有那么发达,公交车和或火车几乎都要一小时一趟。但却几乎从来不晚点。我在这里的主要出行工具就是火车。同样的绿皮车,每次乘车前,都要在心中过滤一下国内拼命挤车,你争我抢的样子。车里面有坐在过道行李上的,有在地上铺张报纸睡觉的,一个座位挤了好几个人。地上一堆磕完的瓜子皮,各种随手丢下的东西。走走停停的绿皮车,隔一段时间就要给别的车让路。火车上吵吵嚷嚷,甩扑克的,劣质手机放音乐的,侃大山的。习惯了国内的火车,刚来日本的时候一定会不适应。车基本上都是准点,等车的时候会自觉地排队;上了车零零星星的坐着几个人,可以有很大地选择空间;地面擦得发亮,干干净净地,安安静静地。乘务员会在每一个站口提醒大家,将手机调成无声的同时,也尽量不要在车内打电话,以防影响大家休息。于是车厢里安静地有人看书,有人睡觉,有人默默的看手机。现在出门的时候,我会习惯的带本书,或是坐在车窗的位置,安静的看向窗外。当周围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注意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注意的事情,也有了很多时间来思索大脑里萦绕的事情。
(一百日元观光公交)
再说公交车。坐车不需要特别可以的去换零钱,因为每个司机的旁边都有一个自动换零钱机器。无论是硬币还是纸钞。坐下来每个座位的旁边都为一个提示司机下车的按钮。遇有腿脚比较慢的老人,司机会安心得等他们上车,然后再接下来的路
程中稍微加快速度来保证准时到达。优先席则很少有人会抢着坐。
农业种植
农业种植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所以水稻的插秧和收割也几乎不费什么力气。有的时候农田里会举办一些插秧体验活动,来自后边各地方的人们,学生,作为体验生活的一个环节,会一起协助插秧的进行。
在青森县的田舍馆村,村民发明了文明全国的稻田艺术。每年选好一个主题和图案,在不同的区域种植不同颜色的秧苗,等到7、8月份,原本平淡无奇的稻田,因此又将吸引一大批观光者,到了秋季,还有收割体验。小小的一个农村,因为农业也成了有名的观光地。
全体町民的庆典活动
盛夏8月,伴随着酷热的暑气,日本各地的传统庆典活动「祭り」也就陆续拉开了序幕。在炎热的夏日里,传递和释放的是集体的激情和热情。传统的庆典是一个地方的集体活动。每个人都会积极地参与其中,舞蹈、太鼓、花车、号子。为了这次活动,全部的人民和政府的人都会出动,前期制作,舞蹈编排一直到当天的表演。每个人都有“我是其中一员”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在这里,和同在日本的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时常感慨,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这么全民参与的活动呢?
业余生活
这只是一个人口不过一万五的小镇,可是这个镇上有包括我在内的三个外国人分别给学校的孩子教汉语和英语。同时负责举办面向镇上居民的语言文化讲座。镇上的居民,只要有时间,有经历,均可以参加这里的各种兴趣小组。中国文化,英语小组、三味线、围棋、舞蹈、陶艺。
这个镇上的小学生每两年可以到中国去一趟。该镇和中国北京的某个区是以后城市,所以孩子们可以到那里去交流。看他们印象中的长城,看他们喜欢的中国熊猫;另一拨儿初中的孩子可以到美国去交换学习,体验美国文化。这些均有政府来作出预算,为他们做好打算。
在我小时候,即便在现在,这样的机会对镇上的孩子们也会有些奢侈吧。
这是我生活的一个日本的普通的小镇。我觉得他们是幸福的。
(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特别是对于日本。但是我愿意抱着了解的态度去看日本,去了解日本。这个离我们如此近,却与我们如此不同,这个与我们国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在,人口基数大,贫富差距等,很多事情解决起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我只是希望能将看到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借鉴的地方,告诉更多的人,然后大家一起描绘、同时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