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故乡
(2013-05-30 09:28:44)
标签:
我的故乡回忆 |
分类: 日常小札 |
曾经是我多么迫切的想要离开这里。而如今我又是怎样在梦中千百次的回到出发的那个原点----我的故乡。
忆我儿时的故乡
文/花田
昨晚上梦见自己回家了。我不知道梦里的自己几岁,我有着现在这个年龄的思想深度,可行动上却是儿时的那般顽皮疯狂。
那是一个明媚而晴朗的夏日,湛蓝的太空上几朵白云悠闲的漂浮在空中;正是上午十点多的时候,阳光白白的有些晃眼。我和弟弟一路上採即把路边的野花,或是吓唬一下落在地上的麻雀,偶尔又追着老鹰疯狂的跑上一阵,然后在妈妈一顿训斥中,乖乖的回到路中间走路。
目的是好像是姥姥家不远的一个地方,那是一条我走了无数遍的道路。小时候妈妈教课比较忙的时候,总是把我放在姥姥家。走着走着前面就出现了一个小的坡面,跟记忆中的一样,还没有铺上水泥面,淡淡的黄土上撒着一些小石子,踩在上面嘎吱嘎吱的,也是我最爱听的声音之一。
走着走着我跟弟弟就看见了期待的山枣,看着鲜红的样子,想想那个酸劲儿,口水就忍不住要流出来了。这是去姥姥家的途中最令人开心的一件事。由于枣子都长在高处的路边土崖上,所以采摘起来还是有点危险。尽管如此,我跟弟弟还是冲了过去。爬到上面,一只脚小心翼翼的踩在土崖边上,命弟弟在后面扯着我的衣服。很快就发现了一枝红枣最多的枝桠,极为顺利的就拽到了跟前。我回头冲弟弟飞个眼,心里美的乐开了花。
“哎呀”
一不留神竟忘记了红枣的刺,手被狠狠的扎了一下,一松手,枣子又回到原位。狠狠的诅咒了一句可恶的刺,又不甘心的开始了第二次尝试。这次聪明的我找了一个木棍将红枣的枝子撇到跟前。红枣一颗颗的摘下来丢在弟弟早以卷好做斗篷的衣服里。一低头,看见崖下面妈妈一脸的担心和无奈。梦就这么醒了,枣还没有到嘴里。睁开眼看看外面尚未亮,闭上眼睛,希望自己可以接着把枣子吃到嘴里...
记得前几天自己梦见了小学的那些同学。由于大家出路不同,已是许久不再联系。即便见面、因为接触的人和事情总是有差异的,也很难说到一起。他们中的极大多数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梦里还是小学的某个年级,大家坐在一起聊着什么。画面那么清晰,那么简单温馨。我记得自己在梦里甚至都感慨怎么可能还会再有这样的感觉?
想想近半年来,总是频繁地梦见小时候家门前的街道。一样微微泛黄的基调,宽阔而平整的街道上那位生前特别爱干净的奶奶还在挥舞着手中的笤帚……
上网查了一下,网上的解释不外乎两种:一是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精神紧张,需要放松。想想自己现在的工作不说闲的要死,也属于拼命自己给自己找活儿干的状态,恐怕算不上;另一种就是想家和怀旧。说心里话,从14岁上学出来到现在,除了少有的几次委屈以外,很少有想家的时候。不过我却到底是一个怀旧的人。平日里最爱听的就是怀旧金曲,近年来也渐渐的对传统的东西有了极大的兴趣。如果是怀旧,那么我为什么最近才开始如此频繁的梦见小时候和小时候的场景呢?是什么在牵扯着我的思绪呢?
1990---1999
这是近半年来我梦中屡屡出现的那段最淳朴,现在想来也是最温馨最怀念的日子。这个时候的回忆,场景多半是家门前那条街道。那个曾经承载了无数欢声笑语的地方。
回想的时候,脑子里跳出来得全是那种怀旧的发黄的色调。画面不是连动的,却是一张张是定格了的各种开心微笑的场景。
中午时分,大家坐在倒下的那棵树上吃饭的样子。有人正在低头往嘴里扒饭,有的面条刚刚抄起来正要送到嘴里,有的正张着嘴大笑着。没有地方做的就坐在一边垒起的石头上,或是掂自己的小板凳出来坐。
家门前。在我们打扫干净的街道上,大家脱了鞋子。摆出各种扭曲的姿势。那个时候,我们最爱玩的一个游戏是“喊停”。选一个人为裁判,在此之前大家随意扭动,一旦裁判喊停就只能定格不动,输了的人就要表演节目。大家为此出尽了各种洋相。
夏天午饭后,女人们从家里拿出自己做的鞋样子,开始纳鞋底。有的低头正在穿线,有的那针顺手撩一下散落的头发。说笑中,手中的活计飞快的进行着。
…… ……
那个时候大家还住在没有翻新过的旧房子里,家家户户都是一样的青砖房子,四合院。我们的街道是整个村子里最宽,也是最有人气的。通常每个街道只有一边有房子,大门正好对着前面住户的后墙,唯有我家所在的那条街道是面对面的,总共住了8户。位于正中间的邻居家门前倒着一棵完整的树用来做板凳,每到了中午十分,前面就聚满了人,早的已经开始吃饭,晚了的就在门口择菜。说说笑笑中,饭菜也变得更加有滋味。
那个时候的小孩子也是最多的,基本每家都有两三个,一起打打闹闹,比比个头也是无比的开心。如果饭菜还没有做好,或是自家的饭菜不想吃,也可以跑到邻居家里盛上一碗,津津有味的吃着。小时候村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务农,自己有着几亩地,种点菜还有玉米和小麦等粮食。除了自己吃以外,基本上都拿去卖钱。为了买个好价格,吃的常常是不好的,或是带伤的,卖的必定是最好的。没家的生活都不是多富裕,但是没家的生活面貌却全都是一流,至少在童年的我的眼里,那是一种现代生活富足以后,远远无法企及幸福感和知足感。也许简单的才是最幸福的,而恰恰也最难保持的吧。
想起以前,记忆中就有一股淡淡的槐花香。紧挨着我家的邻居门前就有一棵。每到盛开之际,朵朵白色的小花点缀在绿色的枝头。远远看去,如同一片洁白的云朵落在那里,一阵风吹过,清新淡雅的香味扑鼻而来。酒不醉人人自醉。树下常年停着一个拖拉机,由于树不是很高,踩在上面正好够着,于是乘着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採几枝,放在嘴里嚼着,那种清香就顺着喉咙弥漫开去。带来一阵春天的清新。
那个时候,住在正中间的那户邻居里。有一位特别爱干净的奶奶。每天早晚是必定要打扫院子和门前的街道的。奶奶心好,一开扫几乎就是整条街道。后来在奶奶的带动下,邻居们都变得很勤快,到了时间自觉地全都出来打扫。到了农忙的时候,很多人是天不亮就下地,顶着月亮才回来。于是在我们稍微大一些的时候,这些任务就交给了我们那帮孩子身上。小孩子总有凑热闹和比拼的心理,尤其是很多人一起的时候。
我记得有一阵子只要一到扫,门前必定沙土飞扬,大家呼哧呼哧的红着脸,一遍又一遍的恨不得把整个地面扫出镜子一样的效果。可是那个时候还是土地面,所以自然一片沙土飞扬。唯有我家门前,由于长年累月踩的比较实,倒还算干净,自然也就成了孩子们聚集挖了的场所。打扫干净之后,脸上还挂着尘土与汗水混合后留下的印记,就开始了疯狂的游戏环节。我是其中最大的,剩下的几乎都小个一岁两岁的,所以很是能玩到一起。到天黑,家里人快从农田里回来的时候,变知趣的回家去准备洗漱的水,或是晚饭的材料。大家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那样的年代,大家真的是懂事的很早,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大人教,自己看一回,或是跟大点孩子学一回,自己就开始张罗着帮忙了。在我6岁的时候有了弟弟,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学着帮妈妈照顾弟弟,并在空闲时间洗衣服或是做饭了。
如此回忆着,忽然鼻子一酸眼睛就红了,竟然没有谁可以将昔日那种种温馨的画面保留下来。多想有一架时光相机,让镜头朝向90到99年的那个时间段,把那些童年最宝贵的记忆全都收揽。
如今,几乎所有的家都翻新了房子,有楼房,有更大的四合院,出于种种考虑有的人将房子的大门朝向了别的地方;曾经那些年长的人多半已经去世了,那位特备爱干净的奶奶,终于也因为觉得自己孩子们过的不顺心,一时没想开喝农药撒手去了;大人们不满足于种田的生活,有的出去打工,有的从事别的副业,一年四季留在家里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我们那一拨儿孩子现在也都成人成家,或嫁到别村,或是到城里,再或者就如我大学以后直接离开了家乡;曾经我印象中那么温馨和睦的邻里关系,现在听妈妈讲也是各种家长里短,事情一堆(也许本来就是这样,只是我以前不知道而已)......
街道还是那条街道,人却已经不再是那些人。这就是“物是人非”的悲凉吧。心里止不住的一种压抑!
这里曾经是我最最熟悉的地方,这里也是我如今回去后越来越陌生的地方。曾经是我多么迫切的想要离开这里,去外面更大的世界闯荡;如今,渐渐习惯了外面奔波而忙碌的生活的我,却总在梦里千万次的回到这里,回到我最初的起点。或者也许,我想回去的也许并不仅仅是那个地方,而是我童年的那段时光吧。只是,再也没有时光机器可以把我带回去了。
2013年5月22日,今天忽然看到了一句关于童年的话,补在这里:
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的睡去--------《龙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