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守凤姑姑
文/花田
守凤姑姑不在了,死于煤气中毒。
下班回家的路上,忽然收到弟弟的一条短信,说“守凤姑姑夫妻俩不在了”。不敢相信这个事实,直到跟弟弟反复确认了两遍,才知道二人真的是去了,死于煤气中毒。我的嗓子忽然间有种被堵住的感觉,一种悲伤的感情从心底慢慢升起,并且迅速的蔓延开来。我忍忍眼角的泪花,下车后照例跟约好的朋友一起吃了饭,逛街。直到10点左右回到家的时候心里再也压抑不住满腔的悲伤,放声大哭。不是同情,不是惋惜,是真正的悲伤。
守凤姑姑不在了,我知道最难过的除了她的家人,就是我的妈妈。我下班车的第一时间打给了妈妈,妈妈满腔的遗憾,却也不想跟我聊起太多,我知道她心里一定很痛。晚上十点,偷偷的给弟弟发短信,问家里睡觉了没,弟弟说妈妈还在等我的电话。那一瞬间我知道妈妈心里的难受并没有发泄,她需要一个途径,一个发泄口。电话接通了,我在这头哭,妈妈在那头哭,俩人一边感慨着,一边安慰着,共同缅怀这位亲切的姑姑。
我喊她守凤姑姑,其实我们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按着老家村里的排辈,我这么称呼她。守凤姑姑的身份确切的说是我妈妈的同事。二人都在我的小学里当老师。姑姑也曾短暂的教过我一段时间。小学毕业后我去了市里最好的初中,接下来上高中、大学、研究生直到工作,一直都留在外地。跟守凤姑姑接触的时间并不多,说实话小学时候留下的那点印象也基本上很也很淡漠了。可是那份亲切的感觉却一直都在。守凤姑姑去了,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面对这么亲近的人的离去,心里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不舍和真正的悲伤。她是一个离我那么远又那么近的人。
小学时候仅残留的感觉是姑姑对我就像我妈对我一样很真,会在表现好的时候提出表扬,也会在不对的时候狠狠批评。大嗓门,很直率的一个人。笑起来的时候让人情不自禁的想一起开心,生气的时候也会把自己的学生骂上几句。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脑子里留下来的是这样一个场景。那是小学的时候第一次订校服,我们都很开心,觉得小小的学校也有了自己规范的校服。校长和老师们很激动,学生也一样期待着新的衣服。我在妈妈的办公室里等着她给我量身体,守凤姑姑站在我的对面,笑着说“哎,怎么才这么高,看上去不是这样子的啊”。后来,量胸围、腰围的时候又很惊诧的说“怎么也不瘦呢”。我不好意思的笑笑。小时候的自己就是总也不长个,让妈妈担心的要死。我不知道这个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画面,为什么在我脑中留下了这么长久的印象,但它却是深深地在我心里扎根了十几年。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守凤姑姑。
后来了解到的守凤姑姑就是从妈妈那里得知了。她们是无话不谈的朋友,相差将近十岁,却那么能理解到对方。姑姑是一位直肠子的人,正直,爽快,眼里也揉不进沙子。看不惯的事情,她会毫不留情的告诉对方,也不会让怀有侥幸心理的人占到一点便宜,现在想来她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妈妈则相对柔和一些,有时候也会拦着正在发火的姑姑,劝劝她。二人就这么一起共同工作了十几年。也许已经成了彼此的知己吧。妈妈多数想做头发的时候,会有守凤姑姑自告奋勇带着她去。逛街看到好的东西,估计我家里也会用到的,会自觉的帮妈妈买回来,帮了不少的忙。“是那么一个靠得住的人”妈妈在电话那头哽咽着说。“前几天还通过电话说,等你今年结婚采购东西的时候要陪我一起去呢,都帮我看好了好几件衣服”……妈妈说不下去了。就这么一个总是出现在你身边,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突然不见得人,就在一夜之间真真切切的不在了。
我忽然想起去年过年的时候,姑姑一家到我们家做客,说自己的独生女儿也上高二了,看看我能不能跟她聊聊,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到她的。其实姑姑的这个女儿很聪明也很好学,她上了一个比我当时更有名的高中,而且名列前茅,并且那么乖巧。姑姑那天一点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她抢着去炒菜,抢着饭后去刷碗。我记得当时爸爸说过一句话“从今年开始,咱们以后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聚聚吧。”俩家人高高兴兴的举杯,开怀大笑。守凤姑姑,咱们不是说好了吗,去年才刚刚开始啊,今年的春节还有几天就到了……
守凤姑姑夫妻俩是死于煤气中毒。到了年末每天总是忙到很晚,他们跟往常一样,在昨天的十一点多,躺下,也仅是在前几天,他们才刚刚装上这蜂窝煤炉子,想着年关了洗东西比较多,偶尔晾不干的时候,还可以放在炉子边上烤一烤。然而他们却忘记了关上炉子吸烟筒。他们的女儿一个人在空调屋里美美的睡了一觉,直到今天早上的11点,喊了半天没人回应,才发现爸爸妈妈依然躺在床上。摇一下爸爸不动弹,叫一声妈妈没有回应。送到医院的时候,两人的身体已经基本上凉了,守凤姑姑夫妻就这么去了,在这春节将近的时候,留下一个即将面临高考的女儿。
我不知道她的女儿会不会从此就活在深深地自责里,她或许会想,如果不是自己这么贪睡,如果早起一点的话,她的爸爸妈妈是不是就能得救;如果不让他们用这炉子,而是去空调屋的话,也许这些根本就不会发生;如果……我不知道这样一个一直活在爸爸妈妈的庇佑下,幸福的努力着的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想,又能否承受这生命之重。我跟妈妈说,以后我会多跟她联系的,开导开导她,关心她,用对她的爱,来回报守凤姑姑对我们家的好。
自上学以来,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我将来一定要留在大城市,坚决不再待在这农村。爸爸也支持我们的想法“第一代人刻苦努力,第二代人走出农村,第三代人走向世界”。我们并不是厌恶自己的出生,并不是真心讨厌农村这个地方。心里厌恶的是各种不公平和各种苦难折磨。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见惯了以种地为生的父辈们黝黑的肌肤,见惯了他们顶着日头,起早贪黑的心情劳作的场景。做的全部是沉重的体力活,一年到头,却依然弄不到几个钱,在家里照样省吃俭用。记得小时候跟妈妈一起去玉米地里拔草,蹲在地头,远远的儿看过去,都不知道那一头在哪儿,好容易在妈妈的鼓励下一起走到了对面,心里很开心,而后才知道,我眼中这长长的看上去面积很大的地,也只不过是我们要劳作的十分之一,而我们家也是村里相对来说耕地较少的。他们是怎么坚持弄完那么多呢?小时候的我总是很纳闷。所以我理解村里人的那种生活好起来一点的时候,就很享受的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得瑟和小家子气的样子。也理解他们时而冒出嘴边的解恨的脏话。当你经历了磨难和辛苦才终于有点小小的钱的时候,你也会明白他们。我不愿意再做这样的事情,我知道农民和庄稼是国民的根本,但我宁愿拒绝这样的伟大。那种成就和伟大,是用他们的命和全部心血换来的。
大部分的农村的生活设施条件也总是跟不上。自来水到了现在,还要在每天的时候关闭一阵子,所以我家里至今仍有一口大缸用来盛水,姥姥家也不例外;夏天天气热的时候,总是会停电,节省下来的电要供城市里的人先使用。农民们起初没有钱买空调电扇,后来是舍不得,终于有一天他们有钱了也舍得了,却发现即便有了,也依然不能随心所欲,因为电是要紧着城里的用;农村没有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出去一趟要不私家车,要不自行车、摩托车。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得搭别人的车;下水道系统近几年才刚开始在农村进行试点安装,所以农村的街道依然会在下雨下雪天的时候变的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冬天的时候没有暖气,洗澡很不方便,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年前到大众浴池的地方去洗澡,走很远的路,洗个澡再折腾回来;所以农村人总是没有办法干净;农村没有集体的供暖系统,所以农民们要不自己烧锅炉,要不就是扛着。近几年就开始流行起一种叫做“采暖炉”的东西。四块蜂窝煤的炉子,带着一组暖气片,温温的带点暖和气,家里人就一副很知足很幸福的样子,“现在生活条件就是跟上了”他们笑眯眯的说。可是家里的屋子大,所谓的暖和也只是进去之后不再那么寒气逼人而已,当然你也可以烧的再热一点,只要你舍得花钱。蜂窝煤的价格一年年蹭蹭的往上涨,又有谁会舍得把自己一年的血汗钱就这么花了呢。而这种采暖炉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蜂窝煤,燃烧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会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产生,轻者让人头晕,昏沉;重者就是中毒死亡。这就是守凤姑姑离开的原因。罪恶的一氧化碳,罪恶的采暖炉!
如果不是这种种的不方便,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了集体供暖,又何尝需要这般周折?一个个都是鲜活的生命,又有谁来见证这般沧桑?
守凤姑姑走了。没有人会想这煤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更多的人去关心这件事的下一步。大家只是同情的咂着嘴,心里想,哎年纪轻轻的,以后自己也得注意一些。悲从中来!我没能力改变别人,改变这世界,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
守凤姑姑走了,她自己都从未想过这样的一种情况吧,她可能睡之前还去看了看熟睡的女儿,看了看一起忙到很晚的老公,想了想第二天起来要再忙活哪些活。可是她却没有迎来今天的太阳。希望守凤姑姑走的时候没用痛苦。
庆幸的是,您还有一位争气的女儿,您还有一位知心朋友,还有其他的家人。他们都为你伤心难过,但更会收起悲伤,继续抚养好您的女儿,时时念起你曾经的好。
祝福姑姑一路走好!
(谨以此文表达对姑姑的哀悼之情!您曾是我心里边那么亲近的一个人)
2013年2月1日 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