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已经破题的四川高中新课改亮点纷呈

(2010-09-02 20:50:18)
标签:

教育

留学

新课改

选修课

学习领域

校园

分类: 八面风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暑假就和老师们说拜拜了。

新学期开始了,此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四川省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从今年秋季起在高一年级业已破题。新课改之后教学有哪些变化?自然成了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关注的焦点。

   笔者作为高中一线的一名普通教师,耳闻目睹新课改带来的变化,总体感觉四川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踩在先行一步的其他兄弟省市的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广泛的研究、论证和多方的征求意见,整个方案还是比较稳妥合理。下面笔者就其几大主要亮点简述如下。

一、实施选课制,改变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模式

新课改改变了过去课程结构单一、缺乏可选择性的弊端。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和必修、选修两个部分构成,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艺术、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

各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科目。每个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又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满足学生发展的“共性”要求,选修模块适应学生多元化的个性需求。其中,高一课程以必修课为主;高二时开始开设选修课程;高三上学期必须开设选修课程,高三下学期可开设选修课程,也可用于总复习,不得将整个高三年级全部用于总复习。

再从教学内容看,新课改的内容强调“学、思、知、行”的统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纳入必修课程,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3年中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从高二开始所有学校都要创造条件保证通用技术课程中“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两个必修模块的开设。有条件的学校在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要尽量选开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等选修模块,例如,通过家政与生活技术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换灯泡、修马桶、做凳子等日常生活常用技术。

学会选择课程将是高一新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学校要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高一年级主要开设必修课程,选修课全部都集中在高二、高三年级,学生们事实上是可以通过高一一学年的时间来学习和熟悉自己到底该怎么选课。

   二、实行学分制,改变学时制单一记载修习状况的描述模式

  从2010年秋季高一新生开始,新课程实行学分管理,以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学生3年中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必须获得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Ⅰ至少获得22学分,在选修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和大学不同,高中阶段的学分制是与传统的学时制有机结合的,即使学生修满了144个学分,也不能提前毕业,仍然需完成3年的学时才可毕业。

三、推行走班制,改变只在一个行政班上课的管理模式

高中课程改革后,学校将出现行政班与选修课教学班相结合的班级管理形式和教学组织形式。选修课教学班是学校将选择了同一选修课的学生临时组成的教学班。该班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班级,只有在上该选修课的时候才走到同一教室学习,实行“走班制”。

这就意味着在大学里才有的“走班制”也将在四川高中学校出现,选择了同一选修课程的学生临时组成的教学班,学生可能来自同年级的不同班级,只有在上该选修课时,才走到同一教室学习。可以说,今后“每个学生需要有自己的一张课表”,而学校也必须探求传统的行政班制和新的选修班制二者高效结合的管理模式。

    四、探究综合评价制,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模式

  学生要主动收集、保存日常学习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和个性特色的重要实证性材料,反映自己的成长历程,并作好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主要包括学习情况的记录,如选修课的修习及所获学分的情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学校社团活动等基本信息。成长记录是今后学生综合评价的主要依据。

评价方式方法上,今后考试只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方式,新课改将逐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与课程改革相对应,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评价方式采取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家长参与,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一般而言,学科修习情况采用定性评价,其他方面采用定量评价。

为便于操作,我省学生的阶段性评价按学期进行,以记录为主,不评等级;终结性评价在高三上学期进行,评价时要依据学生前几学期的阶段性评价材料,对学生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进行总体评价,并给予等级评定。

今后对该省普通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能够用于高校招生,目前,省教育厅正在抓紧研制2013年高考配套改革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