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花。
鱼,我所欲也,花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鲜花者也。
我一向喜欢花草,而且只喜欢鲜花,对塑料、绢花一类的假花则深恶痛绝。
百花族中,又最爱百合,爱它的清雅,爱它的幽香,更爱它本生在深谷不为人知,却依旧执著盛开美丽。
很喜欢林清玄的那篇《心田上的野百合》。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长在偏僻遥远的山谷的断崖上,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一株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从泥土里露头时长得跟其他野草没有什么分别,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有一天,它开花了,而且开得那么美丽,那么惊世骇俗。
如果说与生长环境的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心愿所经受的第一个历练,那么,野草的讥讽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对的更严酷的考验。野百合是执著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面对野草的嘲讽讥笑、蜂蝶的鄙夷劝导,野百合坚定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短尾巴也喜欢与花为伴
因为对百合的钟爱,曾经每周都要去买几枝插在瓶中,细细静静欣赏它的美丽。也因此结识了在路边摆摊卖花的“花姨”,从普通的顾客与卖家,到渐渐因为花而彼此熟悉。“花姨”总是清楚地记得我要来买花的日子,总是把最好的百合留给我;她还像一位长辈妈妈关心小辈一样,对我显得单薄的身体摇摇头,絮絮地嘱咐我“要多吃一点”。我爱喝的“莲子百合鱼尾汤”也是“花姨”教会我煲的,而对于体质“虚不受补”的我来说,这又几乎是唯一让我觉得可口、滋养又不会让我上火的老火汤了。
后来“花姨”不再在路边卖花,不知道是否是被城管取缔了。而我宁愿相信她是在某个地方开了一家真正的花店,不用再日晒雨淋地奔波;或是干脆“退休”在家中,弄孙为乐了。现在走过街头,还是会时时想起热情的“花姨”,遗憾的是,对她我始终以“花姨”相称,竟忘问一问她的姓名。
再后来,随着生活的变迁,经历了种种挫折,我买花的心情和买花的次数逐渐减少,心头的乌云却越积越多,一直把我压得无法站立……
直到搬到山庄里来,直到生病休息,直到重新有时间有信心试着找回内心的平静和看花的心情,才发现其实美丽无处不在。在林荫下,在山道旁,在大雨滂沱时,在黄昏落日间,在猫儿满足的睡脸上,在一本好书的字里行间……

暗香盈室的鸡蛋花
一场豪雨过后,满地落英缤纷。去树下捡拾些被风吹落的鸡蛋花回来搁在浅碟里,数日里可暗香盈室。漫步山中,随手摘些野花回来胡乱插在瓶中,也煞是好看。美丽无所不在,只等我们去发现,去创造。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而野百合的故事就是这种人生准则的完美的体现。我想,除了欣赏它的美丽,我更应该学习野百合的执著和勇敢,“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山间野花也有春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