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一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她女儿今年上初三了,人长得漂亮,班上的同学都喜欢和她相处。近期因班级工作和班里的一个男生接触的较多,有时回到家里还要打电话联系。她担心他们俩不只是单纯的同学关系,她还常常翻孩子的书包,监听女儿的电话。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朦朦胧胧的好感是很正常的,只要处理得当并不会影响到学习,有时甚至还能促进孩子的学习。有的同学之间的接近可能还会引来同学的流言蜚语,这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对异性敏感,渴望吸引异性目光,又缺乏胆量或缺少机会,很多孩子就热衷于谁和谁怎么样了,给别人“栓对儿”;以此来宣泄青春期过剩的的荷尔蒙,是一种变相的早恋。家长对此不必草木皆兵,小题大做,更不能采用粗暴强硬的方法干涉孩子的正当交往,这样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孩子的早恋,而是家长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建议家长做好以下三方面:
1、首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就是给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间。包括独立的房间,独立的可以上锁的抽屉,更包括给孩子心灵的空间,让孩子心里可以存放一些自己的秘密,当孩子烦了累了有一个时间和空间自己去悔悟、回味、休息。信任孩子的基础就是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同学的玩笑和老师的猜忌孩子心里已忐忑不安、苦闷烦恼,家长这时若再采取单纯地禁、堵、卡、压,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反抗。
2、青春躁动期的到来,就好比是初学汽车驾驶者身边没有技术娴熟的驾驶员,而汽车的引擎轰然发动。受交往方式、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因素的限制,他们容易产生孤独、苦闷、彷徨等不良情绪。在对待异性等问题上,他们非常需要大人的指导,家长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
正确的做法是多和孩子时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只要家长能够平等地与孩子沟通,多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孩子还是很乐意与家长沟通交流的。
3、告诉孩子一些常识和经验
孩子毕竟小,不懂的什么是爱情,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能接受的状态下告诉孩子一些常识或经验。比如告诉孩子,不要把异性视为特殊对象而感到神秘和敏感,形成一种人为的紧张和过分激动的心态;也不必因对某个异性有好感,愿意与之交谈、接触,就认为自己爱上了对方,或以为对方对自己有情。家长要告诉孩子自然地与异性之间的交往,在与异性同学交往中不必过分拘谨也不应过分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