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去过衡中,这几张片片只是拿来说话。衡中,名声斐然,也不乏微词——当然这很正常,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本身就是哲学的高度。
不管怎么说,衡中终究是一所成功的学校,类似的当然还有山东的昌乐二中和江苏的洋思中学等等众多名校。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适用于此吧?
衡中有个著名的“三问”:我来衡中干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昌乐二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话是:高考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都可以享受学习的快乐。
做学习的主人,学有所获,乐学向上,是学生的幸福。学生时代享受学习的幸福,就是禅的大智慧——活在当下。
学习的快乐和幸福贯穿于辛苦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所以我不认为衡中模式是对学生的摧残,我们的学生没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但他们的厌学程度和学习痛苦比衡中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去衡中学习的老师有和那里的教师交流。他们说,衡中你们是学不去的。不知这话从何说起……
http://s11/middle/6080853dh9f281bf70eba&690
1P
http://s11/middle/6080853dh9f281c06d03a&690
2P
http://s11/middle/6080853dh9f281c065b9a&690
3P
http://s15/middle/6080853dh9f281c065d2e&690
4P
http://s3/middle/6080853dh9f281be83902&690
5P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