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開民進黨兩岸政策罩門

(2012-06-15 15:22:53)
标签:

杂谈

分类: 笔杆子
2012/06/15 | 陳淞山


民進黨縱使總統大選獲勝,也必須調整兩岸政策才能處理與中國大陸的政治關係,解開「民、共對話」的政治障礙,讓台灣人民信賴民進黨的執政可以處理好兩岸事務。


敗選後的民進黨當然可以不用搞中國政策的轉型,扮演好監督制衡的反對黨角色,但就只能憑藉國民黨執政很爛的機會來重返執政。可是,這種「相互比爛」的政黨競爭,畢竟不是政治競技常軌,縱使再度政黨輪替,民進黨也會很快失去執政權。


這就是民進黨的政治困境與執政障礙,「民、共互信與對話交流」是檢驗與考驗民進黨是否有能力執政的首要課題,這也就是馬英九總統政績那麼差但卻還能夠連任總統的「最後一步」,不是台灣人民認為馬英九的無感施政、無能主政能在往後三年多的任期從此改觀,而是他們更擔心民進黨一旦執政,無法處理好兩岸關係,將造成台灣政治動盪的可能結果。


因此,民進黨的領導菁英必須清楚意識到兩岸政治罩門必須解套,黨的中國政策轉型必須面對,才能夠克服執政障礙。當然,這不僅僅靠成立「中國事務部」或「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專責單位便能竟其功,也不只是靠「意識形態掛帥」的中國政策大辯論可以解決問題。尤其,蘇貞昌上任主席後所宣稱的兩岸關係發展策略,根本就是「自我安慰」的錯誤決策,難以解開民共對話與互信的政治癥結。


民進黨可以從「台獨黨綱」走到「台灣前途決議文」,是相當不容易的政治轉型,所以,兩千年能夠政黨輪替獲得執政的機會。可是,經過馬總統四年執政後所推動的兩岸關係進展,「國、共合作」所達成的兩岸緊密合作的經貿互動關係,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與社會互動關係的確更加密切,「兩岸關係」成為台灣民眾難以迴避的政治課題,雖然害怕被統一但卻更寄望兩岸的經貿交流與合作能夠讓台灣人民的生活過得更好。


因此,「台灣前途決議文」中負面表列的「台灣並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片面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與一國兩制根本不適用於台灣」文字內容,應該與時俱進的修正調整,將陳前總統執政時期所宣示的「未來一個中國」、「政治統合論」及蔡英文參選時所表示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以及謝長廷提出的「憲法共識」、「憲法一中」主張,結合起來建構出「台灣共識決議文」,以取代「台灣前途決議文」。


個人相信,唯有從根本原則與方向去重新融合民進黨在野與執政時期的兩岸關係發展定位及精神,才是民進黨能否調整兩岸政策帶動中國政策轉型的是重要關鍵,也唯有如此才能帶動黨內政治菁英與基層黨員往更加務實彈性的中間路線,面對兩岸新局。


政治轉型是痛苦的,會有很多人不諒解甚至質疑、扭曲帶動轉型政治先鋒的理想與人格,可是不踏出這一步,可能要付出永遠在野的政治代價。蘇貞昌既然接下民進黨的政治重擔,就必須有責任去面對並解決黨的兩岸政治罩門與中國政策的轉型,這是民進黨蛻變重生並重返執政的最關鍵的一步,期待蘇主席能勇敢跨出這一步,領導民進黨走向更開闊的「最後一哩路」吧!


(作者為專欄作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