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評》蘇貞昌要有兩岸的藍海策略

(2012-06-08 09:14:19)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评
2012/06/08 | 旺報


從2008年馬英九主政後,兩岸關係產生兩項重大改變。一是改變民進黨政府的大陸政策,二是中國經濟崛起,改變了東亞地緣政治結構。


馬政府開放三通、簽署ECFA,已經使得台灣經濟慢慢產生新動能,逐漸改變台灣產業結構與民眾生活。大陸方面也因為大量旅客來台,感染了台灣自由的氣息,內部漸漸出現公民自主的聲音,兩岸社會建立了相互影響的關係。


過去4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政治與軍事能量大幅提升,也造成台灣追求國際地位,甚至獨立自主戰略環境的嚴重壓縮,這是真正了解國際政治者不能否認的事實。


在此兩大重要情勢衝擊下,台灣朝野政黨對於究竟應如何面對大陸,卻仍然採取完全不同的視角與態度。國民黨兩蔣時代採取「漢賊不兩立」的態度,並以統一為目標;現在則採取主權各表、放棄治權主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不統、不獨、不武」的現實主義路線維持現狀,全面進行經貿文化交流。


民進黨則維持「台獨黨綱」精神,視大陸為外國,部分民進黨人甚至在意識型態上敵視中國、歧視中國人。民進黨在政策上拒絕與大陸進行實質或是形式的交流,即使有些縣市長到大陸,也是個別性、以短暫的現實利益為目標,例如,去替農民推銷農產品或去爭取世運會的支持。


民進黨上月底主席選舉,各方期待會有一場關於兩岸政策的論辯,但是除了許信良維持一貫的西進路線之外,都沒有太多的著墨。不過蘇貞昌當選後決定要恢復「中國事務部」增設「中國事務委員會」,近兩天積極進行黨內人事安排,傳出有意找謝長廷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儘管民進黨內部在台獨黨綱的神主牌之下,不敢在兩岸關係的論述上有所突破,但是現實也逼得民進黨必須務實面對大陸。


蘇貞昌有意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並找謝長廷擔任主委,在兩岸關係的進程上就是一個進步。不管蘇謝過去有何恩怨,謝長廷算是民進黨內對於大陸政策上的務實派,他也有意且主動為兩岸事務出力。他認為「憲法一中」是事實,他曾經主張民進黨應以憲法出發,形成共識,提出具體的政策,維持台灣主體性與兩岸穩健發展,並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希望能夠創造兩岸互動的空間。


在謝長廷的眼中,九二共識的精神就是憲法各表,兩岸各自依照自己的憲法表達自己主張的國號。這兩天傳出他可能出掌中國事務委員會之後,發言更是「向中間靠攏」。他說,中國崛起後,基於4個理由,必須與中國交流往來,就是:不使台灣被邊緣化、有機會參與兩岸談判、代表中下層發聲、避免總統選舉吃虧,謝長廷的話其實說出了大多數民進黨基層的心聲。


以現在兩岸間的情勢來看,民進黨就算主張交流都已嫌太晚,如同謝長廷所說,兩岸交流談判已被國民黨壟斷,民進黨只能抗議、被邊緣化。因此,民進一定要有自己的兩岸藍海策略,一方面堅持台灣主權,一方面為台灣在兩岸交流中爭取最大利益。一個在朝、一個在野,發展出與國民黨不同、又能對大陸產生影響的兩岸策略。


前總統李登輝日昨在中央大學與陸生面對面座談,他認為讓陸客來台是好事,「這樣他們才能理解為什麼台灣能這麼自由,大陸想併吞台灣,卻漸漸被我們影響。」連台獨老帥都有這樣的見識,都願意直接面對陸生的嗆聲;民進黨面對大陸難道只會坐困愁城、一籌莫展嗎?要讓大陸理解民進黨、讓大陸體會台灣意識,民進黨就必須有一套讓台灣民眾、讓大陸民眾都能接受的兩岸藍海政策,否則民進黨將背離民意、背離潮流,且漸行漸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