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評》提升台灣出口競爭力刻不容緩

(2012-06-07 09:32:30)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评
2012/06/07 | 旺報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最新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總排名第7,較去年退步一名,在各項指標中,包括政府效能、基礎建設等排名均明顯提升,但因經濟表現退步,尤其國際貿易從去年第5名掉到第15名,出口增長率從第4名掉到第54名,致影響整體排名。鑑於台灣經濟成長高度依賴出口,出口競爭力大幅下滑對經濟衝擊至為深廣,如何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是政府刻不容緩之務。


依據IMD報告,在接受調查的59個國家與地區,去年平均出口年增率為21.65﹪,台灣卻只有12.26﹪,排名殿後。台灣是外向型海島經濟體,易受國際景氣影響,尤其台灣高度依賴和景氣波動關聯性高的資通訊(ICT)產品出口,最終市場主要又在景氣不佳的美國及歐洲,因此出口成長大幅萎縮,並不意外。最近因歐債危機升高,1至4月台灣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4.7﹪。


相較之下,韓國出口表現明顯優於台灣。去年韓國出口增長率19. 05﹪,在IMD評比排序第27名,今年1至4月韓國出口成長近1﹪,皆優於台灣。對此經建會主委尹啟銘表示,韓國出口多元化程度較高,包括市場多元化與產品多元化,如台灣主力出口產業集中在ICT業,而韓國除ICT業外,還有汽車、造船等大廠,因此承受風險衝擊能力比台灣大。


事實上,台灣和韓國最根本差異在於企圖心及產業發展模式不同。在全球供應鏈上,台灣的優勢一直在產品製造,並在大陸設置工廠來降低成本,以爭取國際品牌大廠代工訂單,近20年來,眾多台商憑藉「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模式,曾經為台灣創造代工王朝盛世,台灣對大陸出口上游原物料及零組件規模亦不斷擴大,因而對大陸出超成為台灣經濟成長的最大貢獻來源。但是,此一發展模式的最大弱點在於上游生產技術及下游行銷通路皆受制於國際大廠,在全球景氣不佳及市場競爭益趨激烈下,台商代工製造利潤受到嚴重壓縮,生存日益困難。


另一方面,大陸台商為降低成本,生產製程在地化速度大幅加快,從台灣回購比例逐漸降低,再加上大陸本地企業大量抄襲台商代工出口模式,對台商威脅大增,從而影響到台灣出口。再者,近年大陸工資及土地等生產資源價格不斷上漲,代工廠生存更為困難,往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遷移者愈來愈多,供應鏈已出現質變。而新興市場國家挾生產成本優勢加入競爭行列,對台灣出口威脅日增。這些不利因素匯聚,結果就是台灣出口競爭力的大幅衰退。


反觀韓國廠商,為擴大貿易能量,在技術創新及樹立品牌上不斷地尋求突破,不到10年時間,已追上甚至超越國際品牌大廠。韓國政府更大力開拓對外貿易空間,先後和東協、歐盟、美國等主要貿易夥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韓國人不服輸的個性,以及政府和企業齊心協力、分進合擊,造就今天舉世畏懼的強大競爭力,也將台灣遠遠拋在後面。


鑑此,台灣要迎頭趕上,當務之急,須下定決心改變產業發展模式,並加速經濟自由化步伐。這樣的思維與改革方向,政府已講了很久,也有很多規畫,重點在於要有決心與執行力,更須創造改革的大環境。我們期許馬政府要有謀有勇,盡速展開行動,以打造台灣出口的永續競爭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