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人民幣考驗美元與美軍地位
(2012-06-06 09:51: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名家 |
2012/06/06 | 曾復生
6月1日起人民幣對日圓直接交易,隨後,俄羅斯總統普亭也將在訪問中國大陸期間,與北京協商有關人民幣與俄羅斯盧布直接兌換事宜。現階段,世界貿易大部分以美元結算,但中國大陸正有計畫地培養人民幣,作為替代性貿易結算貨幣。2011年上半年,以人民幣結算的全球國際貿易總額達到1120億歐元,較2010年成長13倍。
美元地位將鬆動
目前,大陸正積極開展跨境貿易投資的人民幣結算業務,先後與韓國、東協國家、香港以及日本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超過2.5 兆人民幣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占大陸國際貿易總額的10%左右,並計畫到2015年時達到30%的水準;此外,20國經濟集團(G-20)正在研議,是否接受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儲備貨幣,迄今該組織的儲備貨幣由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圓組成。
不過,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層意涵是,美元長期主導國際金融貿易地位的鬆動,而其間最嚴肅的課題就是,構成美國國力的雙支柱:美元與美軍正面臨考驗。目前,美國的國防預算仍高達5300億美元,超過全世界所有國家國防預算的總合;美軍在氏世界各地的駐軍直接影響世界主要經貿、金融、戰略性物資,以及關鍵運輸航道的活動、產銷與流通。
同時,美軍的戰略性武器以及訓練精良的海陸空作戰部隊和特種部隊,分布在北美洲的四周與內陸,保障美國本土安全,營造人類社會最具安全感、最保險的樂土環境,讓世界各國的政府、企業與人民,願意到美國投資置產、購買美國公債、持有美元以備不時之需,因為多數人相信,在強大的美軍保護下,美元可以在全世界多數地方,交換到自己所需的貨品與服務,甚至是最關鍵的保命通行證。
然而,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財政委員會共同主席包爾斯(Erskine B owles)警告,在明年一連串「經濟事件」發生前,美國國會必須設法處理高達7兆美元的預算赤字,否則美國經濟可能步入衰退。
美國財政臨懸崖
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政治陷入僵局,導致國會無法通過重要的經濟財政措施,對於包括布希總統時期的減稅措施到期、最低稅負制與薪資稅的變化等,都束手無策;若美國國會未展開行動,將傷害中產階級,並重創美國社會的穩定,而國會預算辦公室(C BO)的報告亦強調,美國正一步步靠近「財政懸崖」。
換言之,美國政府雖然規畫在未來10年內節省4870億美元國防支出,同時祭出「新國防戰略綱領」,並把戰略部署重點放在亞太地區。不過,美國的戰略構想,在今年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論壇上,卻受到多數亞太國家的質疑,認為美國既要亞太國家選邊,又要亞太國家買單,還要亞太國家以地面部隊守第一線,確實是「吃人夠夠」。因此,多數亞太國家傾向於採取平衡策略,不願意在美中兩強間明確選邊,以保持靈活彈性並趨吉避凶。
整體而言,美元與美軍共生關係穩固,是美國保有世界領導地位的關鍵。但是,隨著美國國內財政困境日益嚴重,導致支持強大美軍的經濟實力明顯衰退,進一步造成美國在國際社會的信譽與影響力下滑,促使各國政府、企業與人民在擁有美元資產的同時,也開始考慮分散風險,選擇持有人民幣資產,做為交易結算保值的工具,而且速度有明顯加快的趨勢。換言之,人民幣考驗美元與美軍共生關係的新時期,已經正式揭開序幕。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