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台灣》如假包換的台胞青年
(2012-06-01 09:51: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两岸交流小故事 |
2012/06/01 | 繆黃佳/南京.現居新加坡
看到今年的台胞青年夏令營開始招募志工,不禁好希望自己還在家鄉還可以參與,因為去年那段接待他們的經歷,實在太有趣、太難以忘懷了。江蘇台聯的台胞青年夏令營,除了直航飛來的台南大學、華梵大學等組團成行的師生們,還有一組「海外團」──在英、美、日、澳等國定居或留學的台灣學生。我因為英語還不錯,被分到了接待這一群五湖四海彙聚而來的「散客」。
繼承了台灣風味
剛滿18歲的Charles是我團裡年齡最小的一個。別看年齡不大,在整個百餘人的夏令營中,Charles卻是名聲響亮,原因是,來自美國的他剛剛考取了哈佛大學!
可是乍一見面,我就發現,雖然頂著哈佛的光環,Charles卻充滿了亞洲人的靦腆,更讓我意外的是,怎麼看都是個台灣小男生,明明是「『台胞青年』夏令營」,他的中文卻好像有點吃力。一問之下才知道,Charles跟別的團員不一樣,他的爸爸是台北人,媽媽是山東人,至於他,卻是既沒去過台北,也沒到過山東的標準ABC。這是他第一次離開美國,每天晚上打電話跟媽媽報平安。我笑問他:「你在美國算是很乖的小孩吧?」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不是『算』,是『是』,他們老外很少有我這樣的。」
在我看來,Charles雖說沒回過台灣,卻依然濃濃地繼承了爸爸的台灣風味──台灣男生的謙和客氣、禮貌周到,甚至包括大陸人常常覺得有點女生般溫柔的輕聲細語。導遊說到的典故、歷史他不完全聽得懂,可反覆說到些他還不會的簡單成語或者中文詞,他就很開心:「啊真好,這次來學習到好多東西,太好了!」當我終於幫他分清了「參觀」不是「餐館」,他的高興勁兒,就像是拿到哈佛的錄取通知:「又學到了!我可以回去告訴爸爸媽媽,我參觀了總統府、我參觀了中山陵!」
Charles的爸爸媽媽一直堅持讓他開口學說中文,但是讀和寫就有點太難了。於是台灣同學們一路上是比賽認簡體字,Charles卻是不管簡體繁體,能認識的就是好字。一天晚上逛街,Charles突然興奮地指著遠處一塊店招:「哎呀,那幾個字我認識!『見你毛……』」一頭霧水的我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頓時一起爆笑──那閃亮的招牌寫的是:「貝爾手機廣場」!他滿滿把握地念出了前3個筆畫不多的,居然一個也不對!
溫柔細語似撒嬌
「那、那左邊,那一定是『方』字!」他顯然想力挽狂瀾。沒等我說,在日本念書的台中女生Vivi就先喊了出來:「那是『力量』的『力』啦!」Charles白淨臉上出現的紅雲在晚上都看得出:「啊呀,這個、中文實在是太難了!」這回,不管是台大的還是南大的,大家笑得更厲害了:「考上哈佛的人,也有難住你的啊!」
在蘇州遊覽的一個下午,Charles盡力運用他所有的中文詞彙,跟我聊著這幾天感受到的與美國全不一樣的生活:「王老吉太好喝了,老外都沒有……酒也很好喝,我才18歲,以前都沒喝過,老外管得很嚴……」我忽然噗嗤笑了,這個明明自己就是美國生長的ABC,卻一口「老外」,我故意打趣他:「Charles,你是美國人啊,那你說『老外』的時候,包括你自己嗎?」
他停下來,很認真地想了想,然後用他慢慢的中文答道:「不包括。我說『老外』就是大鼻子、藍眼睛的白人,我嘛,我是美國人,但反正不一樣,我覺得我也是中國人啊,我也是台灣人啊。這次來這裡很有趣,我還要再來很多地方,對,還有台灣,我也好想好想去台灣!」
他說那句話的神色和語氣又讓我相信了,眼前這個白白淨淨、謙恭有禮、單純可愛的初成年男生,絕對是如假包換的「台胞青年」── 只有台灣男生有這般的溫柔細語,聽來簡直有點像「塞ㄋ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