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兩岸OBU帳戶 應開放直通
(2012-05-14 10:41: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评 |
2012/05/14 | 旺報
台灣開放境內銀行OBU承做人民幣業務屆滿8個月,成長快速,存款餘額達人民幣114億元。但相較香港的5千5百億,仍然有極大差距,主要原因是OBU的營業對象過於狹窄。而人民幣存款在台灣發展遲慢,將阻礙大陸台商的融資,也會壓抑台商對大陸經濟的貢獻,大陸金融當局實在不應掉以輕心。
依照台灣央行的規定,OBU帳戶不得涉及台幣交易,且不得將人民幣直接匯往境內DBU帳戶。人民幣服務項目,包括存款、匯兌、進出口融資、授信外,還包括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兩岸經貿往來規模極大,加上大陸開放貿易採用人民幣結算,使得台灣出口商的人民幣存款加速累積,並存放在OBU帳戶。
但是,兩岸OBU帳戶因政治與其他算計,迄今仍無法直接通匯,這絕非兩岸金融的長久之計。由於OBU帳戶與新台幣市場無法直接相通,人民幣資金只能為少數的境外註冊公司所用,所以人民幣資金在供與需間斷了鏈!
台商在大陸取得人民幣融資困難,而且大陸銀行的效率與成本都低於台灣本地銀行,但因OBU帳戶資金過少,廣大台商很難從台灣金融市場受惠。但大陸人行遲不開放兩岸貨幣清算,將阻礙台商在大陸的經營效能,也間接拖累大陸的經濟動力。
針對台商融資困難現象,大陸國台辦最近曾對台商表示,大陸銀監會正規畫以進出口海關通關文件,作為內地銀行貸款的依據,以取代房地產抵押的作法。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也表示,陸銀提供台商周轉融資已高達人民幣1兆多,未來應該多仰賴台資銀行對台商融資。
從國台辦的態度可以看出,長期解決台商融資問題,不能對大陸公營背景銀行期望過高,鄭立中才會把未來寄託在登陸的台資銀行。台灣內部有充裕的資金,又有高效率的眾多銀行業,也想把充裕的台灣資金融通給大陸台商,打通兩岸金融交流窄巷,或許是最快又最實際的辦法。
目前台灣本地銀行的OBU,在吸收人民幣存款後,往往拆放香港中資銀行賺取利差。這樣的人民幣資金運用方式,不僅對於台商在大陸的營運沒有幫助,對照大陸對台商的種種優惠,人行在兩岸貨幣交流政策上過度消極的表現,部分抹殺了大陸先前釋放的善意。
要真正讓台商持續在大陸擴大生產動能,必須先打通兩岸資金走廊,像人民幣在香港一樣,充分與港幣主流境內市場結合。目前僅OBU 如此狹窄的通道,都能有驚人的成長率,把人民幣融入新台幣資金市場後,必將對台商產生更深厚長遠的助力。
大陸國務院應該了解,開放兩幣直接匯兌清算,對於大陸的代價不高,但是台商得到充分的融資後,大陸經濟會得到龐大的好處。新台幣市場充裕的資金,如果可以方便轉換成人民幣,對於大陸台商而言,絕對是價廉物美的經營資源。以大陸長遠的利益而言,人行確實不宜再延宕兩幣直接清算的時機,錯失大陸經濟當前亟需的拉抬力道!
更多兩岸新聞,請見 http://www.want-daily.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