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家》馬總統應如何寫就職演說 優化台灣民主 推進兩岸關係

(2012-04-23 11:04:25)
标签:

杂谈

分类: 名家
2012/04/23 | 洪奇昌

 

馬總統就職演說即將在5月20日發表,看來他的第二個任期不會是一個為大家所祝福的任期。尤其是經濟衰退和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兩大壓力看來已逐漸明確,台灣面對這些問題顯得有些束手無策。而在台灣內部,社會對公共政策的滿意度也逐漸降低,這些問題馬總統不應都視為政爭,或是民眾對政策不了解、不適應所產生的陣痛,需要認真面對。對於台灣若干結構性的問題,更要有足夠的魄力加以改善。

 

陸民主化將快速發展

 

筆者認為,馬總統第二任期最重要工作是民主品質的大力提升。台灣過去最能對中國展現優勢,並且令對岸知識分子艷羨的就是民主。中國已經有許多公共知識分子,甚至官方學者,已經開始在談民主問題。

 

就當前中國的民主化發展來看,若和民主化前的蘇聯與東歐相比,目前中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遠比當時蘇聯與東歐快速;與世界經貿(包括引進外資、商品進出口)的結合密度遠大於當時的蘇聯和東歐。同時,中國基本上對西方不存在當時北約與華約高度軍事對抗的形式。西方政治、經濟和民主思想經典與歷史資料只要不涉及立刻變動中國政體,基本上也可自由傳播、研究;一般的精英階層對外界(特別是西方)的了解,接受西方教育的人數,遠高於當時蘇聯和東歐;更重要的是,網際網路、手機等對資訊與意見的傳播速度和影響力在1990年代初的蘇聯與東歐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擬。因此,中國民主化的速度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有較為快速的進展。

 

反觀台灣,雖然已經有了民主的政治形式,但制度設計和西方民主先進國家仍有本質上的差異,特別是在分權制衡的運作和人權保障的理念還相當不足。對於民意與政策的落差也沒有明顯的彌補;決策和行政的品質更常為民眾詬病。和對岸相比,在對岸逐漸開放討論甚至試點民主的時候,台灣的政治決策若仍舊和過去一樣缺乏短期效率,又在採納民意避免獨裁的優勢上逐漸流失。這對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影響將可能是非常巨大的。

 

台民主優化有利兩岸

 

未來台灣的民主政治如何發展,當然會影響台灣的中國政策。但並不是像有些人說的,「台灣越民主就越獨」,其實在民主的程序下,人民具有一定的信心,反而可能選擇讓兩岸更靠近的政策。就像煞車性能良好的車才會讓駕駛人敢開它上路甚至敢稍為開快車。若是像兩蔣時期,是由統治者代替人民決定他們要怎麼面對中國大陸,那麼民眾反而會顯現消極保守的態度。

 

台灣民主的發展,將直接影響台灣在兩岸關係中的相對位置。如果台灣的民主政治能更加優化,配合中國對民主逐漸開放的討論氣氛,兩岸關係的發展可望良性健康地永續發展。倘若台灣執政者逐漸讓台灣民眾覺得背離民意,可能激發防衛性的反應,讓民眾疑懼同一政府的兩岸政策,極可能就會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期待馬總統在新任期的開始,對優化台灣民主能有更深刻的規畫與明確的宣示。

 

(作者為前海基會董事長,現任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

 

更多兩岸新聞,請見 http://www.want-dail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