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家》內需消費成長難補出口不足 ■張大為

(2012-03-16 10:29:51)
标签:

杂谈

分类: 名家
2012/03/16 | 旺報

大陸調降GDP成長目標至7.5﹪之後,多數人仍然認為大陸經濟可以軟著陸,並且也多認為今年GDP成長維穩8﹪不成問題,2月單月出現高達314億美元的逆差(合計前兩月逆差則為42.5億美元),但是外界多以有利紓緩人民幣升值壓力,以及季節性因素來看待。沒有人看衰大陸經濟,且普遍預期今年大陸GDP成長會維持在8﹪以上。不過在大陸調降GDP成長目標後,想由內需帶動成長,實際情況顯然比想像中悲觀。

工資增 消費不增

幾乎所有人都認同增加內需就能讓大陸轉型,維持內需成長就能夠穩住大陸GDP的成長。不過由1、2月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7 兆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成長僅14.7﹪,遜於去年同期15.8﹪;如果以城填和鄉村的表現來看,分別成長14.7﹪、14.6﹪,也遜於去年同期的15.9﹪和15.4﹪,內需的動力似乎比想像中不足。再以過去3年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成長17﹪來看,消費品零售總額應該上看21. 2兆人民幣;如果要把預期可能短少的淨出口額(貿易順差)500億美元部份,用消費品零售總額來平衡,那麼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目標最起碼要上看21.5兆,成長要達18.7﹪的水準,但中央成長目標只設定在15﹪,已經偏低了。

現在北京準備繼續用包括家電下鄉等各種補貼來刺激消費,但是補貼式的刺激消費,成效可能漸減弱;加上對經濟的疑慮導致消費信心不足,被動式的刺激消費效果更會打折扣。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連續2年大陸最低工資調幅都達兩位數字,可是實際對刺激消費的效果並不明顯。部分原因在於物價上漲抵消了部份薪資的實質上漲,但是偏遠和落後地區的工資調幅都達20﹪以上,按說鄉村的消費品零售額成長應該成長較高,並且成長超過城鎮,可是實質上鄉村的消費品零售額的成長卻是低於工資漲幅和城鎮成長的,這也表示鄉村的消費成長明顯不足。

淨出口衰退和消費品零售總額成長有限,因此整體內需不足的部份自然而然不得不又由投資來帶動,但今年前兩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只成長21.5﹪,較去年同期的24.9﹪回落了3.4個百分點,顯示固定投資也沒有強力表現。尤其占比重最少的第一產業居然大幅成長43.9﹪(去年同期為6.9﹪),就其成長結構來看,第一產業突出成長是個異常現象,第二產業成長略顯裹足不前,占固定投資比重最大的第三產業則呈不振(比重由57.8﹪滑落至56.4﹪),這些情況對於促進內需成長也出現隱憂。消費成長不如預期,加重公部門投資對於「國進民退」會造成更惡化的情況,離「均富」目標越來越遠。

出口減 形同腰斬

大陸調降GDP成長目標,觀念雖然沒錯,但顯然大陸對未來成長自信不夠。另外,大陸今年對出口成長看得很保守,僅預估維持在10﹪(前兩月僅成長6.9﹪),相對於去年20.3﹪的出口成長形同腰斬。就算總體成長可以透過消費和投資來達成,但是出口成長減緩效應,並不單純只是淨出口的減少(去年淨出口為1千550億美元,今年預估淨出口值會滑落到1千億美元內),而是這將使得出口企業生存困難,減少的10﹪的出口值等於1千899億美元,約當於1.2兆元人民幣,如果加上製造到出口的供應鏈乘數效果,金額數值可能遠超過1.2兆元人民幣,而這些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生存,並不能透過總體成長方式來解決。

即使是美國,出口貿易占GDP比重也不高,也都不敢說不用依賴外貿來支持成長,大陸目前要快速轉型為以內需為成長主力的想法其實有點單薄,外向出口企業如何轉為內需型企業,是個難題。穩住出口成長,不只是看增淨出口對GDP的貢獻,主要是要穩住出口企業的生存。

簡言之,出口成長和內需成長並不是翹翹板關係,尤其出口成長是過去大陸成長的主要模式,如果北京中央把今年的出口成長下滑視為是可接受的事實,想要以內需消費增長來彌補出口成長的不足,苦果肯定在後頭。更多两岸相关讯息请见http://www.want-daily.com/

(作者為中華徵信所總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