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在大陸》使用者請先付費
(2011-12-04 16:49:05)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两岸交流小故事 |
2011/12/03 | 鄭欣宜/台北市
在大陸的消費幾乎都是要先付錢,像是深怕消費者「逃跑」一樣,從很多生活事例可以看得出來。
前陣子因為手不小心被切傷,趕忙去住家對面的當地醫院就診。醫生看了一下我的傷勢,接著開單子要我先去收銀台付錢,再回來處理傷口。當時我的右手大拇指血流不止,我馬上和醫生說:「我現在這個樣子怎麼有辦法去付錢?要嘛叫一位醫護小姐來幫忙收錢吧!」後來他才找來一位醫護小姐,付完錢後再幫我處理傷口,替我縫針。
這讓我想起4年前住進南京軍區總院,當晚住進醫院就被要求要先交3千元人民幣,多退少補。
而我隔壁床的女生開刀,醫院要求他們家人先交4千元人民幣,過 2天醫藥費不夠了,醫院要求家人要補錢,不然就停止給病患吊點滴。他的家人和醫生護士說,明天就可以把錢補上了,可是醫院還是很強硬地要他們馬上補錢,果然當天下午醫院就停止提供點滴了。
早在很多年前,在大陸刷卡只能用銀聯卡,需要卡裡面有錢才能消費,和當時台灣都用信用卡預先刷卡消費不同。百貨公司服務台借嬰兒車需要2百元人民幣押金、借雨傘需要20元押金;坐公車一律上車先投幣;住飯店得先繳2百元到3百元的押金;把車停到社區裡面管理員也會馬上過來收費;很多餐廳點餐後都是先付費、後上菜。
從這些例子看得出來,大陸預先支付的觀念很強,凡事「先付錢」的文化非常深入人心。
后一篇:《社評》馬政策務實 蔡訴求空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