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客家新都要務實
(2011-11-25 14:40: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名家 |
2011/11/25 | 何來美
馬英九總統日前出席「全球客家懇親大會」強調,台灣是華人世界最重視客家文化的地方,未來要將讓台灣打造成為世界的「客家新都」。
馬總統提出的「客家新都」,與大陸廣東梅州喊出的「世界客都」有互別苗頭意味。梅州舊名嘉應州,是台灣客家人的主要原鄉,現在台灣講四縣客家話者大都來自此地,有半個台灣大,人口近500萬,以「世界客都」自居。
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後,喚醒台灣客家人對母語、文化流失的焦慮,也讓政府開始重視客家。巧的是梅州也在1989年舉行「梅州客家聯誼會」,廣邀世界各地客家鄉親前往交流,5年後更舉辦「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兩次場面均相當盛大。
最近兩岸學者在江西贛州舉行「客家文化高級論壇」,台大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邱榮舉認為,台灣朝野兩黨重視客家文化、語言的流失,是因有客家運動喚醒,讓政府重視弱勢族群文化、母語的保護。江西贛南師範學院教授羅勇則說,大陸客家較無語言、文化流失問題,是把客家當作資源,作為爭取台灣與海外客家鄉親前來尋根問祖、投資的利器,甚至關係到統一大業,不無統戰意味。
兩岸同樣重視客家,目標卻有別,近20年來大陸各地主要客家聚落為爭取客家主導權,除口號叫得響亮,也一次比一次盛大,以往由台灣主導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幾變成由大陸主導,從梅州、龍岩、贛州、成都、西安、河源到今年的廣西北海及明年的福建三明,都在大陸主辦。
梅州喊出「世界客都」,贛州是「客家搖籃」、河源「客家古邑」、長汀「客家母親河」、寧化「客家祖地」,北海今年亦喊出「南珠古郡、客家情緣」,口號都相當響亮。
台灣是世界上最早注意到文化、母語流失的地方,亦是最先設立客家學院、客家電視台,推動客語認證、客語薪傳師的地方;而台灣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多元的學術研究風氣,亦是大陸最想學習的地方。
以大陸四川成都附近的洛帶客家古鎮來說,這幾年就積極學台灣,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並爭取明年的「客家高級論壇」在地舉行。
樂見馬總統要把台灣打造成「客家新都」,要「榮耀客家,藏富客庄」,希望主事的行政院客委會能以更廣闊的胸襟,更務實的作為,積極推動,走在全球前端,千萬不能流於口號,更別讓對岸給迎頭趕上了。
(作者為本報特約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