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 在台灣》台灣導演的冒險精神
(2011-11-22 14:33: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两岸交流小故事 |
2011/11/22 | 薛斐/北京
看了一些電影導演的報導,感覺在台灣做導演都有點悲情,似乎總是要賭上全部身家財產才能讓電影殺青。
最近,看了《燃燒吧!歐吉桑》,而且有機會結識一下導演黃建亮先生,我就很想求證一下,台灣電影的起飛,是不是要靠導演們抵押房子?
來到黃導演的工作室,這裡看不出絲毫的悲情──人家這裡紅紅火火忙著呢!拍紀錄片是他的老本行,這次拍劇情片,完全是為了挑戰自己,玩票的嘛!
不過我恰恰認為,在這個世界上,玩出來的東西才精彩,才最值得欣賞。於是我們從黃建亮導演的這部玩票性質的電影聊起。
《燃燒吧!歐吉桑》講的是一群老頑童跟年輕人的遊戲。什麼樣的遊戲最好玩?黃導演說,「我們就是在走鋼絲!在戰爭暴力和遊戲之間小心地拿捏分寸。這樣的遊戲最好玩!」
冒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一直都在拍紀錄片的黃導演,竟然跑去拍劇情片,這可真是大冒險,因為媒體報導也說,為了完成拍片夢想,他們夫妻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把房子拿去抵押,連孩子的學費都差點付不出來!有意思的是,他在拍片子的過程中卻要安全第一。
「拍槍戰片會不會有危險?」我好奇地問黃導演。
「這也是我們拍這部電影精彩又神奇的地方之一。」黃導演自豪地說,「整個電影中那麼多槍林彈雨的場面,其實我們拍攝過程中一彈未發。演員只是耍帥做動作,所有的槍聲、彈跡都是後期製作加上去的特效。」
也許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一點冒險的原始基因。我告訴黃導演,看了這部電影,我也有一種衝動,很想去玩這樣的生存遊戲。不過黃導演說,你可不要以為槍戰生存遊戲就是電影裡面呈現的那樣帥氣。
說起冒險,大家都相信,跟拍紀錄片相比,拍劇情片的風險要大上許多倍。有意思的是,在大陸很少聽說導演賭上自己的身家財產去拍電影。看著台灣的電影導演,有時候覺得大陸的導演幸運許多。記得姜文在台北的一次演講中提到,他拍的那部《太陽照常升起》,幕後金主是一位房地產大亨。當全世界的人都說這部電影「看不懂」的時候,這位金主不僅常常在自己家裡反覆觀賞,而且讓姜文後顧無憂繼續拍下一部,於是就有了叫好又叫座的《讓子彈飛》。
誰在支持台灣電影?在拜訪黃導演之前,我特別留意幫助他做觀眾調查,我問正在讀大學的年輕人想不想看《燃燒吧!歐吉桑》?他說,「是國片就要支持,而且現在國片都很好看!」我有點想不明白,台灣那麼多大企業、大老闆,不管是四川地震,還是日本大海嘯,熱心捐助不落人後,但對於連普通民眾都積極支持的「國片」,怎麼就很少熱心呢?
看起來,不管是導演,還是企業家,兩岸之間對於風險評估的觀念還真是大不同!再想到黃導演,自己的財產可以冒風險,卻不讓演員冒風險,我還真的是很佩服呢!